黄芩种植在土层深、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的地块,基肥施用后种子放在50℃将温水浸泡约14-18小时,取出晾干,用湿布包裹催芽。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行距20cm,开1-1.撒上种子后,将5厘米的小沟抱平,覆土,适当浇水,幼苗长到13-17厘米时,种植距23-26厘米。

一、选地整地

种植黄芩的地块应为土层深、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等。选好土地后,应对土壤进行整地,然后施用足够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以增强黄芩的生长能力,提高黄芩的产量。

二、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在50℃在温水下浸泡约14-18小时,取出晾干,然后用湿布包裹,放入22℃在大约70%的种子裂缝露白后,在大约70%的环境下发芽播种。

三、播种定植

1.黄芩种植分为秋末播种和春季播种。秋末播种当年不出苗,第二年早春出苗,春季播种平均温度为18-22℃出苗约10天,播种方法为行距20cm,开1-1.55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将其抱平。注意播种深度。播种后,应覆盖一层细土,镇压土壤,然后适当浇水,直至种子出苗。

2.当幼苗生长到13-17cm时,应进行定植。定植移栽期为秋季9月或春季4-5月。定植前,应将土地作为床,宽67cm,株距23-26cm。然后选择发育良好的壮苗,每穴种植一株,覆土轻压,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四、田间管理

1.追肥用人粪尿和硫酸铵。生长期间分期施用追肥2-3次。

2.幼苗种植成活后,随时注意除草,松土2-3次。松土要浅,注意不要伤根,以免腐烂

3.叶枯病危害叶片,严重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间隔7-14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此外,挖出病株并燃烧可以消除越冬菌源。

五、收获

黄芩在秋末或春初生长1年或2年后挖出,晒干为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