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的建筑形式较多,可分为三类:开放式猪舍、大棚式猪舍和封闭式猪舍。
(1)开放式猪舍:建筑简单,节省材料,通风采光好,舍内有害气体易排出。但由于猪舍不封闭,猪舍内的气温随着自然界变化而变化,不能人为控制,尤其是北方冬季寒冷,会影响猪的繁殖与生长。另外,相对的占地面积较大。
(2)大棚式猪舍:即用塑料扣成大棚式的猪舍。利用太阳辐射增高猪舍内温度。北方冬季养猪多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猪舍。根据建筑上塑料薄膜的层数,可分为单层塑料棚舍、双层塑料棚舍。根据猪舍排列,可分为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另外还有半地下塑料棚舍、种养结合塑料棚舍等。
(3)封闭式猪舍:通常有单列封闭式、双列封闭式和多列封闭式猪舍三种。
单列封闭式猪舍:猪栏排成一列,靠北墙可设或不设走道,构造较简单,采光、通风、防潮好,适用于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
双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走道,管理方便,利用率高,保温较好,但采光、防潮不如单列式,适用于冬季寒冷的北方。
一种新型钢化水泥一体保温猪舍建筑模式在黑龙江齐庆保温建材厂诞生,这种保温房超越传统建筑理念,既非砖瓦砌筑也非板块拼装,而是在施工现场采用专用设备将经过特殊处理的附着力极强的钢化水泥直接敷设于苯板、挤塑板或者岩棉板上,整个墙体无缝连接,保温极好、抗冲击能力特强、耐水防潮、不怕腐蚀。
这种新型建筑模式建造的保温猪舍不仅综合使用效能优越,而且造价仅为砖瓦结构房屋的45%左右,在北方寒冷地区用做养殖圈舍、居民住房、保温厂房、仓储库房等及其理想。
钢化水泥保温猪舍是由钢化水泥保温墙体和EVA防腐保温屋面板组成。钢化水泥保温墙体由特制强化水泥保护层和EPS板(苯板)保温层两部分组成,它采用独特的水泥复合钢化材料配方和施工工艺,不仅彻底解决了水泥与EPS板粘合困难、开裂的难题,而且材料本身抗拉、抗弯折以及使用年限与水泥墙体相比都有极大程度的提高。其具有高强质轻、永不变形、防火、防水、防潮、防腐、防蛀、隔音、隔热等诸多优良特性,属安全环保产品。
养猪大棚的建造
1猪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符合猪的生物学特性 应根据猪对温度、湿度等的要求设计猪舍,一般猪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0~25℃,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为了保持猪群健康,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一要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尤其是种公猪更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激发其旺盛的繁殖机能。
(2)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各地的自然气候及地区条件不同,对猪舍的建筑要求也各有差异。雨量充足、气候炎热的地区,主要是注意防暑降温;高燥寒冷的地区,应考虑防寒保温。
(3)便于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建筑猪舍时应充分考虑到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做到操作方便,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管理定额,充分提供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2各部分结构的建筑要求
一个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地面、屋顶、门窗、通风换气装置和隔栏等部分构成。不同结构部位的建筑要求不同。
(1)墙壁 墙壁是将猪舍与外部空间隔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对墙壁的要求是坚固耐久和保暖性能良好。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墙壁的坚固性和保暖性能的差异。草泥或土坯墙的造价低、保温性能好是优点,但其缺点是容易被雨水冲塌和被猪只拱坏,补救的办法是用石料或砖砌50~60厘米高的墙基。石料墙壁的优点是坚固耐久,缺点是导热性强,保温性能差和易于在墙壁凝结水汽,补救的办法是在墙壁上附加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墙皮,以增加其保温防潮性能。砖墙兼有保温、防潮、坚固等优点,故应尽力采用砖墙。
(2)屋顶与天棚 屋顶的作用是防止降水和保温隔热。屋顶的保温与隔热作用比墙大,它们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位,因而要求结构简单、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采用草料建造屋顶,造价低,保温性能好,但其不耐久,易腐烂。瓦顶的保温性能不及草顶,但其坚固耐用。大棚的功能在于加强猪舍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隔热。大棚应保温,不透气,不透水,坚固耐久,结构轻便简单。棚上铺设足够厚度的保温层,是大棚能否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关键,而结构严密(不透水、不透气)是重要保证。保温层材料可因地制宜地选用珍珠岩、锯末、亚麻屑等。
(3)地面 猪只直接在地面上生活,要求地面保暖、坚实、平整、不滑、不透水,便于清扫消毒。土质地面具有保温、富有弹性、柔软、造价低等特点,但易于渗尿渗水,难于保持平整,清扫消毒困难。石料水泥地面,具有坚固平整、易于清扫消毒等优点,但质地过硬,导热系数大,造价也较高。综合考虑,可选用碎砖铺底,水泥抹平地面为宜。
(4)门 门是供人、猪出入猪舍及运送饲料、清粪等的通道。要求门坚固耐用,能保持舍内温度和便于出入。门通常设在畜舍两端墙,正对中央通道,便于运入饲料和清粪。双列猪舍门的宽度不小于13米,高度20米左右;单列猪舍要求宽度不小l0米,高度18~20米。猪舍门应向外打开。在寒冷地区,通常设门斗加强保温,防止冷空气侵入,并缓和舍内热空气的外流。门斗的深度应不小20米,宽度应比门大出10~12米。
(5)窗 封闭式猪舍均应设窗户,以保证舍内的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窗户距地面11~13米,窗顶距屋顶40~50厘米,两窗间隔为固定宽度的2倍左右。在寒冷地区,应兼顾采光与保温,在保证采光系数的前提下,尽量少设窗户,并少设北窗、多设南窗,以能保证夏季通风为宜。
(6)通风设备 为了保持适当的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清新,应安装通风设备。目前的通风设备多采用流入排出式通风系统,出气管装置要求数量少而宽度大,进气管的要求正相反。进气管通常嵌在纵墙上,距天棚40~50厘米处,两窗之间的上方。排气管沿猪舍屋脊两侧交错垂直安装在屋顶上,下端由天棚开始,上端高出屋脊05~07米。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通风设备。
3猪舍类型
用于养猪生产的猪舍类型繁多,见本书第69问。
附:建筑图纸及详解
1配种舍、妊娠舍
生产线有124头母猪。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图1、图2)。
图1 配种舍平面图
图2 妊娠母猪舍平面图
(1)配种舍 内设配种栏,一个配种栏内养1头公猪,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8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周,确认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对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二情期配种。对连续两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建议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为60厘米宽,两侧隔栏用直径33毫米钢管组成,高90厘米,限制母猪饲养,猪栏前设贯通食槽,后部有40厘米宽的横走向漏缝地板,下有粪沟,便于饲养管理,围栏长22~25米,每头猪实占面积13米2。共设单体栏32个。
①每个配种栏对应四个母猪单体栏,单体栏内是刚断奶的母猪及配种1~3周的母猪。到配种后第4周,利用妊娠诊断仪诊断母猪是否怀孕,怀孕的母猪转到妊娠母猪舍饲养,没有怀孕的母猪留在配种舍等待下次配种。
②124头母猪猪场至少需要2头试情公猪,每周有6头猪配种。
③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可放在大栏内饲养。
④走廊的宽度是09米。单体栏标准是25米×06米×09米,配种栏及大栏的标准是43米×25米。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2)后备、空怀及妊娠母猪舍 6头母猪一圈,小群饲养可有一定活动空间,每头妊娠母猪占地面积16米2,栏前设贯通食槽,每头猪占槽05米,横栏两侧各设一个饮水器,猪床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妊娠16周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准备产仔。
①妊娠母猪舍共14个猪栏,每个猪栏可装5~6头怀孕母猪,猪栏标准 25米×38米。
②如果猪场有条件,可在妊娠猪栏外建运动场,对母猪的健康有益。
③母猪在妊娠舍11周时间,当怀孕50、90日龄时,需要做两次妊娠检查,以确保每头母猪都能正常分娩。
2产仔猪舍设计
即将产仔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图3),产仔舍共设6间,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8个产床,共为40个产仔床。
图3 产房平面图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每个单元屋顶安装换气扇。母猪产仔围栏21米×17米,使用面积为35米2,四周围栏高05米,围墙用铁皮等板式物相隔,并紧靠床面,不要用棚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产仔栏内设有钢管拼装成的分娩护仔栏,栏宽06米,呈长方形,以限制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踏压仔猪,便于哺乳。栏前有食槽、饮水器供母猪采食和饮水,栏的两侧为仔猪活动区,一侧放有仔猪保温箱和仔猪补料槽,箱上设有采暖用红外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箱的一侧有仔猪出入口,便于仔猪出入活动。母猪舍内温度要求在16~22℃之间,最适于哺乳母猪的采食与泌乳。仔猪保温箱是为仔猪前期创造小气候用的,仔猪出生后的第1周要求环境温度在30~32℃,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根据舍内外环境气温的变化,可逐渐撤掉保温箱以扩大仔猪的活动范围。
①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母猪在产房4周+3天。
②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因此设计5间产房,全部为封闭式,每间产房有8个产床。
③产床规格21米×17米,栏高05米。
3断奶仔猪舍
仔猪断奶后从产仔舍进入仔猪培育舍(图4)饲养5周(达9周龄)。仔猪培育舍共建6间(6个单元),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仔猪培育舍内每单元设有7个仔猪饲养高床,所谓高床即为高台平栏,长22米,宽125米,面积275米2。断奶仔猪原则上原窝转入,每头仔猪占025~03米2。床为三角铁支架,四周有60厘米高的栅栏隔墙,床底全为缝隙地板,缝隙地板用8~9#盘条焊接组成,盘条间隙为1厘米,床面另设一活动木板(12米×06米),在仔猪上床前几天使用,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仔猪高床的高度与产床一致,便于仔猪周转。舍内温度为16~25℃,相对湿度60%~70%。仔猪在育仔舍内达9周龄时(或者12周龄)转入中大猪舍喂养。
图4 断奶仔猪舍
①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育仔时间5周,6个单元。
②与产房对应,每间为封闭房舍,内有5个育仔床。
③育仔床规格:22米×125米高床,前面为走道,床后有粪沟。
④如果要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可以再增加三个单元,总长度亦为40米。仔猪在保育舍可以养到12周再转栏。
4中大猪舍
仔猪9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5周达24周时,体重90千克以上时上市。中大猪舍保温设施要好,不设供暖设施。夏季注意通风,散热性能好,设66个单元,舍内小圈饲养,每圈11头左右。圈长38米,宽36米,栏高09米,每圈实用面积13米2,每头肉猪占用13米2。圈舍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缝隙地板,下设排粪沟,圈内设食槽和饮水器,供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所有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养猪大棚实际建设情况
典型的养猪大棚设计方案
在关于养猪大棚这样的话题,各位网友应该多多少少的了解一点。但对于它实际的设计而言却不了解核心的设计结构,在这一点主要是涉及到建设的环境和养猪方式上。对于目前的养猪大棚,从结构上而言基本也是比较相似的,只是在基础和养殖设施上会有一些出处。而这些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基本是不了解的。而各位网友看到我的介绍关于养猪大棚设计结构,可能就是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触。
无基础设计--养猪大棚
无土基础施工效果
①无基础式设计
对于这个设计而言,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拱形骨架的安装基础。一般大棚骨架的安装都是固定在基础上的,而这个设计就是没有基础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它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地区对于这样的建筑而言,不允许有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的。但是要满足养猪大棚的建设需求,也就是出现了这个新式的建筑类型。也就是说需要把这个养猪大棚骨架埋入地下50公分,才能满足它有足够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水泥砂浆对于骨架进行浇筑,这样会更牢固。而这样的施工方案也是允许的,并没有涉及到改变土地结构。
墙体基础设计--养猪大棚
实际的施工效果
②砖墙基础式设计
从上面的设计剖面图上基本可以简单的看出来,骨架是固定在墙体里面的。对于这样的设计来讲,骨架的稳定性更加的高。它是在整个墙体的建设过程中会在墙体上预留骨架的放置位置,或另一种方式就是骨架在底部的水泥条形基础上进行固定,而后有起的墙体。对于预留骨架位置的墙体而言,骨架在放置后需要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一体化的浇筑,而且这个墙体的高度基本在15米左右,不仅有保温的作用,还解决骨架牢固的问题。
养猪大棚骨架对比
养殖大棚骨架材料形式
作为养殖大棚的骨架,也可以说是整个核心。骨架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整体的安全性。对于养殖大棚的骨架常用的有两种类型:双层骨架和单层椭圆管骨架。对于这两种骨架的承重性基本上相差无异的,对于设计使用年限而言也都是10年。不过在材料上有包塑与不是包塑的选择,主要是针对的防锈问题,一般的没有包塑的材料也只是采用镀锌进行防锈的。而采用包塑的也是在镀锌后再进行一次防锈,相比效果更好一些。
岩棉
养猪大棚覆盖材料情况
对于养猪大棚的覆盖材料设计而言,它不仅要克服夏季的炎热还有克服冬季的寒冷情况。这些也只是基本的条件,而对于养猪大棚的覆盖材料的选型上也有新的要求。首先需要解决价格低,并且还要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而对于这一点,也确实需要作出保守性的选择,在这一点上我们选择使用四层不同的材料,依次从外到内分别是黑白膜、岩棉、毛毡和PO膜。最外层选择黑白膜,它主要是使用时间长,而且防水性好。岩棉和毛毡的作用就是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并且这两种材料都是非常常见的。最内部采用PO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塑料薄膜,在内部使用更容易清洗。
养猪大棚猪栏与漏粪板
养猪大棚内部结构设计
在采用大棚式结构猪舍,它的内部设计与传统的砖混结构猪舍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有分栏养殖和粪便处理的问题,在关于猪栏的设计来讲,主要分为水泥砖墙式猪栏和专业金属管猪栏。对于这两种模式的,最大区别可能是造价的问题。水泥砖墙的猪栏想造价便宜一些,而专业金属管猪栏的价格就高一些。水泥墙式的猪栏在清理的时候相对比较费劲,主要是墙体上会占有一些猪粪,相对比较爱着一些蚊虫和苍蝇的情况。
漏粪板安装
猪粪的处理情况,这个主要取决猪舍内地板的设计。最传统的是采用水泥地面,也是猪粪就会在这个水泥地面上,一般需要每天进行清洗,保证地面干净,但实际上是始终解决不了的。相对还是比较费水的,小规模的猪舍还在使用这样的模式。而现在多数的猪舍基本都是采用漏粪板的模式,也就是分栏养猪内的地面都是采用漏粪板,这样猪粪或尿液基本都会漏下去。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地面的污染的情况,可以保障地面的相对干燥。
总结:对于养猪大棚的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的,对于想快速进入生猪养殖模式的人,确实采用养猪大棚相对更快速一些。尤其是它的施工工期相对比较少,一般材料到场后,大概在20天基本都可以完成。相比生猪的市场行业来讲,还是要越快进入养殖越好,对于这样的好市场而言迟早还是会回归到该有的市场价格。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建造猪舍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建造猪舍、猪舍怎么建设、养猪大棚的建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