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作为一种保健蔬菜品种,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健康人的选择。那么,芦笋种子栽培的过程是什么呢?如何种植芦笋,芦笋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是什么?
如何种植芦笋,芦笋种植技术管理方法:
育苗
不同地区对晚秋育苗时间有不同的要求。晚期在初霜前30~40天进行,晚期育苗期生长不足,影响幼苗越冬。初霜前一般在晚秋育苗时加一个小拱棚,可延长幼苗生长期20~30天。由于白天气温较高,小拱棚白天应通风,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晚上小拱棚盖应严格保温。当自然温度很低时,小拱棚内的幼苗会冻害、枯萎和死亡。此时,浇足越冬水,幼苗年龄已达60天以上,可安全越冬。在冬季,小拱棚可以保留或暴露,不会影响幼苗的存活率。
幼苗在苗床越冬时,应稍加保护,可再撒一层4~5厘米的有机肥,尤其是驴、马、羊粪更合适。但是冬天一定不要让苗床掉干,否则很容易冻死苗。由于芦笋能承受零下36度的低温,只要冬季幼苗不干燥,不失水,一般不会冻死幼苗。无论是保护地育苗还是露地育苗,一般苗龄达到60~80天,地上茎有3~4个时即可定植。
播前准备
芦笋种子皮厚硬,外蜡吸水困难。播种前必须浸泡发芽。浸泡前,用清水冲洗种子,漂移毛茸茸的种子。然后用井水浸泡2天,取出,然后用湿毛巾盖上发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两次,避免闷种。种子10%露白后,可播种。
播种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整个边界,每50克种子选择20平方米的幼苗边界,先填充底水,按行株距10cm标记,单种子在中心播种,覆盖2cm厚的过滤细土。如果温度高,撒一层麦秸或青草保湿。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地表撒少量药饵。播种后可覆盖小拱棚(宽90~120cm,支撑高50cm),可延长幼苗生长时间,更好地保护幼苗安全越冬。白天25℃~30℃,夜间15℃~18℃,拱棚内控制温度。当温度超过32℃时,应及时揭开两端的膜通风。
秋季栽培的芦笋幼苗,地上茎可长到30厘米左右,冬季到来后停止生长,地上茎干枯,冷冻前倒入冬季水。如果露地幼苗没有受到小拱棚的保护,你可以撒一层土壤肥料或小麦草来保护它。明年土地解冻后,你可以挖根移植。
播种及播后
播种时间为长生长季节,春季尽早播种。播种时间应在地面温度达到18℃~20℃,霜冻期后。地面温度越高,甚至达到32℃,发芽速度就越快。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会导致母株较小。因此,如果在生长季节播种过晚,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方法来促进植物的快速和持续生长。
芦笋母株与苗床的结构间距为5~7cm,间距过小会降低母株产量,过大会浪费土地。种子在大约2厘米深的土穴中播种。如果常年有杂草或杂草浓度过高,则不能使用。土壤越细腻,就越有利于芦笋母株的栽培,因为它们很容易被栽培和移植。
苗床的结构主要取决于种植者及其应用的设备。苗床中心的间距一般为75cm,每张苗床播种一行。这种苗床适合密集种植,每亩可提供大量的植物。这种苗床可以在母株成熟或进入休眠期时进行沟渠和灌溉。
芦笋母株施肥灌溉土壤肥沃,物质条件好。需要添加的肥料包括氮、磷、钾和土壤中一些不足的营养物质。播种前,每公顷土地应施氮、磷、钾肥16、20、20公斤,用于幼苗每月生长。然后每月施用40~50公斤氮肥,以确保幼苗的快速生长。
灌溉方法因人而异。用水量由土壤类型和结构决定。频繁快速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润,但芦笋母株的整个生长季节不应过于湿润。一般来说,施肥后灌溉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养分。芦笋成熟后非常耐盐,芦笋幼苗的耐盐性稍差。因此,在幼苗生长的早期阶段,应减少盐的积累。
芦笋种植管理
芦笋耐寒耐旱,喜氯耐碱。适用于土层深、有机质含量高、渗透性好、爽水性好、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pH值中性较好,酸性土壤和重盐碱地低于5.5或8以上不宜栽培。肥料需求规律
芦笋的正常生长需要多种营养。氮、钾多,磷少。钙、锌、锰、氯是中微量元素中不可或缺的。科学施肥
巧妙施用促芽肥:可一次性重施所有有机肥,也可施用总量的80%。芦笋年产1000公斤的地块需要更多的根力(CL)芦笋专用肥25~5-15公斤,结合春季竹笋田松土,距株边30~40cm处,开10cm沟埋土封平。
补施接力肥:在采竹笋期的4个月内,必须多次施用接力肥。采竹笋初期温度低,可开沟施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结合灌溉和施用水来调节肥料。建议每亩施用更多的根力(CL)25-5-15芦笋专用肥150公斤,后期冲洗“长好”芦笋专用水溶肥。
重施秋发肥:采摘芦笋后,转茎留树,重施秋发肥。每亩开沟施用更多的根力(CL)22-10-10芦笋专用肥70公斤,同时施用剩余有机肥。
防治芦笋病虫害
该病以芦笋茎枯病为主,至今还没有治愈该病的方法,只能预防。
土壤消毒:即使用50%的福美双粉剂2公斤,混合50公斤细土,结合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杀死地下害虫,在整个土地上一次性施用,也可在沟渠或穴位施用。
关于如何种植芦笋,首先介绍了芦笋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的所有信息,我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