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是一种优良的光谱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疾病有防治和根除作用。吡唑醚菌酯混合时,一般用量为每15-20次ml加水30kg即可。在小麦中喷洒吡唑醚菌酯时,最佳时间应在其处于抽穗期一周左右使用一次。吡唑醚菌酯虽能预防小麦赤霉病,但要注意使用浓度和时间。 1.吡唑醚酯是一种优良的光谱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疾病有一定的防治和根除作用,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防治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混合时,一般用量为每15-20次ml加水30kg即可。2.在小麦中喷洒吡唑醚菌酯时,最佳时间必须是抽穗开花期,每隔1周左右使用一次,连续使用1-2次。第一次使用量可以少一点,每亩使用5次ml第二次使用量要多一点,每亩使用7次.5ml即可。3.吡唑醚菌酯虽然能预防小麦赤霉病,但必须注意使用浓度和时间。如果使用不当,会刺激小麦分泌毒素,使小麦毒素含量超标,不利于其后期生长。1.麦种是小麦种子。播种前,土壤必须施用复合肥,然后松土。肥料可以转移到土壤中,以确保土壤松散,播种后也有利于种子呼吸。播种前一定要用药物拌种,可以用高巧吡虫啉拌种,然后在阴凉处晾干。2.农业机械一般用于播种小麦,播种深度为3-5cm左右,这样出芽率和出芽时间会更好。小麦播种后,一般不需要浇水。浇水后,土壤容易皲裂,导致小麦种子容易暴露在空气中。一般来说,冬天前浇一次冷冻水。播种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和拌种,先将小麦种子在水中浸泡两天,再捞出放入药剂中搅拌均匀。放置20分钟后,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棉布包裹种子,挂在水面旁边,大约3天后种子发芽,然后播种。播种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条播,也就是在整个地块中按每行间隔30cm在距离上建一条小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用土掩种。 本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