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仙人笠、网纱菇、植物鸡,是长在竹类根部上的一种食用菌,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

营养及功效

竹荪干品中蛋白质含量占竹荪干重的13%-17%,竹荪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竹荪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所含16种氨基酸中,谷氨酸高达176%,比任何一种食用菌都高。

竹荪含有异多糖的多糖体,有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竹荪的抗癌活性远优于冬虫夏草、香菇等抗癌菌类食物。竹荪素制品将成为今后重要的抗癌药物。

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整中老年人的血酸和脂肪酸,长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

竹荪是护肺的高手,常吃可以清嗓、治咳嗽。竹荪具有解腻助消化的作用,对于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有很大的裨益。

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饮食宜与忌

想减肥的人可以常食。干竹荪每餐10克。竹荪的食用部位是菌柄,其肉质洁白细嫩。

鲜竹荪在烹制前,须用冷水洗净,剪去有臭味的菌盖和菌托。干竹荪烹制前先用冷水洗净杂质,再用盐泡发,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否则会有怪味。

在众多的竹荪品种中,有一种黄裙竹荪,也叫杂色荪,只是菌裙的颜色为橘**或柠檬**,这种黄裙竹荪有毒,不可食用。

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腹泻者不宜食竹荪。

竹荪有什么营养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x0d\\x0d\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x0d\\x0d\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x0d\\x0d\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x0d\\x0d\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x0d\\x0d\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x0d\\x0d\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x0d\\x0d\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50g100℃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x0d\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菌的药物功效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

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

营养价值:

1、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扩展资料:

竹荪的外形极其俊美,头顶深色菌帽,足踩粉红色的蛋形菌托,中间是雪白圆柱状的菌柄,最奇特的是它身着细嫩洁白的网状纱裙,款款如少女,因此被冠以“雪裙仙子”的美名。

竹荪一般会在雨后2-3天内大量生长。早上凌晨5-7时破土而出,刚出土面时是一个圆球,叫竹荪蛋。当竹荪蛋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它就开始往高里生长了,最后会长成一根圆柱的形状,然后才会打开它们的菌裙。

整个艳丽俊美的菌体展示给人观赏的时间也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短暂的惊艳,堪比昙花一现,弥足珍贵。

竹荪如果保管不当,就会迅速变色变质,颜色会由洁白色变为**,清香的味道也会随之消失,而且还会长霉虫,不能食用。

选购干竹荪时,应选形状完整、裙摆较长且均匀、色泽淡黄、气味清香的,雪白的可能是硫磺熏的。

搜狗百科-竹荪

竹荪是菌类吗 竹荪怎么做好吃

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胃炎;胃溃疡;肾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少数患者服后可引起呕吐。

1刘波《中国药用真菌》:“此菌对某些人可能产生呕吐反应。”2《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和重楼同用,少数人有恶心,腹泻,食欲减退等反应。”

摘录《中华本草》

野生竹荪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竹荪,又叫竹菌、竹参、网纱菇,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菌类食材。竹荪味道清香、口感鲜嫩,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那么竹荪属于菌类吗?一起来看看怎么做好吃吧。

竹荪是菌类吗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主要出产在中国的云南和贵州等地是一种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  4%,灰分93%。 

竹荪怎么做好吃

1、竹荪这种食材有多种不同的吃法,人们把它洗净以后可以搭配一起肉类食材煲汤喝也可以把它炒熟以后再吃。但竹荪在烹调以前都应用清水浸泡几小时,这样可以让它带有的天然苦涩味去除,而且在食用时还要把它的花朵部分去掉,不然竹荪在做好以后会有种怪味。

2、竹荪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以后再吃,它可以制成竹荪精也能制成竹荪酒或者竹荪茶供人们食用。它制成的竹荪精滋味特别鲜美,平时多会被人们当成调味料使用,能起到提味增香的重要作用。

竹荪的食用效果 1补脑

竹荪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保护肝脏

竹荪中的有效成分,能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堆积,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3提高抵抗力

竹荪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4抑制肿瘤的发生

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菌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