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牡丹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ph值65~80适合栽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适宜ph值65-80,总盐含量在03%以下。

品种选择

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

整地施肥及栽植时间

在菏泽市,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

土壤深翻30~40cm,打破犁底层,耙平搂细,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有条件的每亩可增施腐熟的厩肥1000~1500kg。同时施入8~10kg/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时,可以加倍使用。

种苗处理

可以选用1~3年生“凤丹”实生苗,现生产中多用1~2年生苗。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一年生苗,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不低于20cm为一级苗,苗径03~05cm、苗长达到15~20cm为二级苗。二年生苗要求长度不低于20cm。苗径不低于08cm为一级苗,苗径06cm-08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不要栽植;要尽量选用新鲜苗,不用储藏苗,尤其是储藏后,根部明显失水或又萌生新根的苗不要选用。

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以栽植后根部舒展为准。

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的密度一般不低于3000株/亩。株距一般为30~40cm,行距一般为50~80cm株行距一般可以选择40cm×50cm或30cm×70cm,或35×80+40cm宽窄行栽植等。为有效利用土地,对1~2年生种苗,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株行距为20cm×6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栽植方法

1~2年生种苗,可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带柄2-3股专用叉插入地面,别开宽度为5~8cm、深度为25~35cm的缝隙,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3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覆土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3年生以上种苗根系较大,需挖穴栽植。根据不同株龄种苗,也可用专用开沟机开沟栽植,可提高栽植效率。栽植后均需封土10~15cm,以利保墒越冬。

田间管理

锄地: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是灭除杂草,二是改善土壤透气性、增温保墒。在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松土深度视根系深浅而定,幼苗期要松土浅一些,不要伤及根系;开花前需深锄,开花后要浅锄。

追肥:牡丹喜欢有机肥与磷钾肥。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二年开始追肥,可追2次肥,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kg复合肥;第二次在落叶后,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加40~50kg复合肥。开始结籽后,每年以三次追肥为好,即开花后增追一次复合肥。

2年生地块可采用穴施或沟施法追肥。进入结籽期的大苗可采用普施方法,将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后进行浅掘松土,以确保第二年足量开花结籽。

浇水: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溼,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在以下情况下仍需适量浇小水:一是1-2年生小苗在土壤干旱时;二是在特别干旱的炎热夏季;三是大苗在严重干旱的年份;四是在追肥后土壤过分干旱时。浇水可用河水、坑塘水、沟渠水。严禁用含盐碱量高或污染的水浇灌。可采取喷灌、滴灌、开沟渗灌等方式。

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并带出牡丹田,焚烧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整形修剪:1~2年生苗栽植时不用修剪,栽植3~4年生苗需先“平茬”后栽植。定植后可视其牡丹苗生长情况,在第二年秋或第三年秋进行平茬,以促从植株基部多生分枝,提高开花量及产量。三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或过密枝,根据管理水平确定每亩地的留花量。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萌动时和秋末落叶后两次进行。

种籽采收

种籽成熟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菏泽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育苗用种籽采收时间是:当果呈熟香蕉皮**时即可进行采收,过早种籽不成熟,过晚果荚开裂种子掉落,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制种方法采收果壳褐**或褐色的果荚,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在20cm左右,使其后熟。经过10~15天,果荚大多数自行开裂,爆出种籽。后熟过程中,每隔2~3天翻动一次,以防发霉。可用脱粒机进行制种。

病虫害防治

红斑病、牡丹红斑病等叶斑病

主要危害茎和叶。红斑病病原菌为牡丹轮斑芽枝霉。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病株残茎中越冬,也可在不腐烂的病叶中越冬。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病原菌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其潜育期在25℃~30℃时为10天左右。牡丹嫩茎、叶柄上的病斑出现在3月下旬,而4月上旬新叶刚抽出不久即可见到针头状的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充套件相连成片,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现新病斑。11月上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期。防治红斑病可选择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一年至少防治4次。2月上旬喷施一遍多菌灵;4-5月,10-15天交替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根腐病

老牡丹园病株率30%以上,新牡丹园病株率一般15%左右。发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达髓部,根部变黑,根部可全部或区域性被害,重病株老根腐烂,新根不长,地上部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无侵染力,而越冬菌丝新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3月上旬随着地温的回升,病原菌可开始活动,侵入根部,5~7月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病原菌随流水作近距离传染,或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病原菌可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其潜育期为15~20天。重茬对病害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牡丹留园时间越长,感病程度越重。土壤ph值高,牡丹感病程度重,一般土质粘重、地势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块发病重,牡丹根受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危害的植株感病重。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烧毁,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化学防治,以40%福美砷、50%腐必治或50%多福可溼性粉剂300倍进行灌根,效果较好,防效均在84%~90%以上。

立枯病

多出现在新的育苗地块,种苗根颈部出现腐烂等症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溼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对于发病地块,可用50%福美双可溼性粉500倍液和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m2用药液3升。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

根结线虫病

感病轻的地块病株率一般在20%左右,病重地块病株率达30%以上,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形成根瘤,影响牡丹的生长、开花。根结线虫的种类为北方根结线虫。牡丹根结线虫以雌虫和卵在牡丹根部越冬,第二年初次侵染牡丹新生营养根的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龄幼虫。根结线虫危害特点是根瘤上长须根,须根上再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根瘤呈丛枝状。可通过病土、流水、工具和带病苗木传播。

化学防治:每株施40%甲基异柳磷或18%阿维菌素1~2ml,稀释300-500倍,灌根。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间作农作物最好不要套种花生。对于土传病害,植株一旦发病,用化学药剂治疗一般效果不佳,要特别注重预防。

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灌根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500倍液灌根防治。毒饵诱杀:407%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拌入50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豆粕等作毒饵,傍晚均匀撒施。在栽植3年后,油用牡丹进入结籽期,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如呋喃丹等,在油用牡丹地块不可施用。

栽植油用牡丹每亩用种苗3300株左右,种苗成本约03元/株一至四年生种苗平均价格,计1000元/亩;每年管理费用约计800元/亩肥料、农药、中耕除草。油用牡丹第三年起开始结籽,5~30年为高产期,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油用牡丹高产期每亩可收牡丹籽400kg左右凤丹种籽千粒重约360g,2800-3000粒/kg,平均每株结8个果,每个果含牡丹籽50粒左右,每株结牡丹籽400粒,亩产量一般应达470kg左右,单价按去年收购价18元/kg计算,亩收入可达7200元左右。

油牡丹种植的要点

l、施肥: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进开花;第二次在花后半个月施,以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饼肥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为宜,也可掺拌化学复合肥。

2、浇水:牡丹较耐旱,但干旱季仍需浇水,以保持土壤溼润为宜,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

3、病虫害防治:牡丹病害常见的有褐斑病,防治方法是,每年花后开始,每半月喷一次波尔多液或托布浸,多菌灵液。入冬前及时剪除病叶烧掉,春季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

牡丹虫害主要有吹绵介壳虫,夏秋季节白色虫体附着在枝干和叶背上,可用500倍的氟乙酰胺或1000倍液的氧化乐果药液喷杀或在入冬后用石硫合剂涂刷枝干。

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洗浇根部20-30cm深处,以每亩地025千克为宜。

油牡丹什么时候种植?

油牡丹的栽培季节是秋季农历8月为最宜。牡丹的栽植通常与分株同时进行.从9月下旬(秋分)至10月上旬均可栽植。当然也视具体情况而定,天气尚热或遇阴雨可迟至降霜前后。

北方气温低可以适当早一些,南方气温高则可以晚一些.此期间内又以早栽为好,因为这时地温还比较高,在地冻之前地下根部还能再生长一段时间,发出许多新根,有的能达12~15厘米,这对于牡丹恢复元气、提高成活率、越冬以及翌年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也不能太早,如果气温太高.湿度很大,栽后鳞芽会提前萌动并抽条,引起“秋发”,消耗营养,越冬时还会遭受冻害;太晚的话,虽然也能发新根,但是数量少且短,甚至当年不能发新根,影响成活。经验告诉我们,适时早栽,植株成活率高,翌年生长旺盛,开花也好,并能抗旱。

一般讲牡丹只可秋植,不宜春栽,即所谓“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这是因为早春牡丹根系就开始活动,3月上旬鳞芽萌动,接着抽枝展叶,现蕾开花,这个过程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及水分;而且春天温度渐高,干旱多风,如果因分栽而伤根,就会大大影响牡丹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造成水分及养分供应不足,而难以成活,或成活后生长发育不良,不开花。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就形成了秋季移栽牡丹的习惯。

但是,也不是说春天就绝对不能移植牡丹。如果能带土球移植,并且养护得法,牡丹不仅可以成活而且开花也不错.移栽时根据植株的大小,将牡丹植株带土坨移植,移植前按正常深翻整地,只是挖的坑比正常栽植时要大一些。土坨大的植株,临栽时再加宽加深;植株小的临时填土垫高,要保证土坨不被弄散。栽植时将带土坨的植株放人栽植坑内,深度保持与地面相平,再打开包扎,沿土坨周边缝隙处填土踏实,使新土与原有的土坨密接。栽后立即灌一次透水。

这样春移的植株,不仅全部成活,而且绝大部分品种当年开花,花径大小与未经移栽的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开花时间缩短了1~2天,此后又恢复了正常。在河南省郑州市也有此方面的经验:春季5月栽植牡丹,栽前将植株假植于阴凉处,放在稠泥浆中4~5天,待枝叶恢复正常后再行栽植。栽后遮荫,并向叶面喷水。成活后,适当浇水施肥,翌年春可以开花,但花径很小。因牡丹根粗质脆,发根早,所以春季移栽一定要早。

移栽时一定要保护好根部,不使其受伤或尽量伤得轻些,以免影响其成活或开花。

以上就是关于油牡丹种植的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油牡丹种植的方法、油牡丹什么时候种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