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种植区主要分布为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新疆、山东、贵州等地。
无花果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涝,较耐干旱。在中国华北内陆地区如遇-12℃低温新梢即易发生冻害,-20℃时地上部分可能死亡,因而冬季防寒极为重要。
原产阿拉伯南部,后传入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地中海沿岸诸国栽培最盛。
无花果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除东北、西藏和青海外,中国其他省(区)均有无花果分布。以长江流域和华北沿海地带栽植较多,北京以南的内陆地区仅见有零星栽培。
扩展资料:
无花果的食疗价值:
无花果除鲜食、药用外,还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酱、果汁、果茶、果酒、饮料、罐头等。无花果干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味道浓厚、甘甜,在市场上极为畅销。无花果汁、饮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
果实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据山东林科所测定,成熟无花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24%,大多数品种含糖量在15%~22%之间,超过许多一、二代水果品种的一倍。果实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1、果实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和维生素,果实吸水膨胀后,能吸附多种化学物质。所以食用无花果后,能使肠道各种有害物质被吸附,然后排出体外,能净化肠道,促进有益菌类增殖,抑制血糖上升,维持正常胆固醇含量,迅速排出有毒物质。
2、无花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酶、脂酶、淀粉酶和氧化酶等酶类,它们都能促进蛋白质的分解。所以,当人们多食了富含蛋白质的荤食以后,以无花果做饭后的水果,有帮助消化的良好作用。
3、果实除了开胃、助消化之外,还能止腹泻、治咽喉痛。在浴盆中放入干燥的无花果叶片,有暖身和防治神经痛与痔瘘、肿痛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润滑皮肤的美容作用。
4、无花果中含有多种抗癌物质,是研究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日本科学家从无花果汁中提取苯甲酫、佛手柑内酯、补骨酯素等抗癌物质,这些物质对癌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尤其对胃癌有奇效。原苏联专家曾用小白鼠作试验,抑癌率为43%~64%。
据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肿瘤防治研究所的试验,无花果对EAC瘤株、S180瘤株、Lewis瘤株和HAC瘤株的抑癌率分别为538%、4182%、4885%和444%。胃癌病人服用无花果提取液后病情明显好转,镇痛效果也十分明显。
5、在中药学中,无花果性味甘平,擅长清热解毒消肿,且具健胃清毒润肺的功效。 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无花果的根、叶、果实均可入药。果实的药材名聚花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花果树
无花果是一种开花植物,隶属于桑科榕属,主要生长于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黄蜂传播。无花果繁殖容易,管理简单,结果早而病虫害少,栽植后2~3年即可开始结果,7~10年可进入盛果期,无花果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无花果栽培关键技术。
一、无花果功效无花果果实柔软味甜,具特异风味,富含易为人体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较高,且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帮助消化,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果品。同时中医认为,无花果果实性味甘、平,具开胃、润肠、消炎、解毒、催乳、止痢和治痔疾等多种功效。民间应用偏方甚多,常以枝、叶、根、果入药。
二、环境要求1、温度:无花果正常发芽所需的温度为15℃以上,低于15℃发芽缓慢、不整齐;
2、水分:建立丰产园应尽量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土壤:无花果对土壤适应性特强,沙土、壤土乃至各种粘重土壤均可栽培,但最适宜的为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偏碱性的沙壤钙质土。
三、栽培技术为防止冬季干枯和早春低温冻害,以春栽为好。3月上中旬栽植最适宜。也可秋栽,落叶后立即起苗定植,但冬季应注意培土防寒。定植密度可根据整枝方式、是否设施栽培来定。一般行株距为3米×2米,亩栽111株。苗木栽植时应挖松定植点50厘米见方土层,作10厘米深穴。先修剪受损根和过长侧根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苗木根系均匀分布在穴中,填土提苗踩实,培土至嫁接口,团作80厘米见方的树盘,树盘略高于地面15~20厘米,灌足底水,然后用1米见方的地膜覆盖树盘。
四、肥水管理1、基肥:基肥一般在落叶后的11月中旬~12月上旬,以施厩肥为佳。成年树的需要量,一般每亩施厩肥4000~6000公斤。施肥方法可在行间或株间,开出宽30厘米、深30~50厘米的施肥沟,施入基肥。
2、追肥:无花果第1次追肥应在新梢旺长时的5月,以氮肥为主,每亩施用量14~20公斤。在果实成熟期的8~10月,应追肥2~3次,以复合肥为主,每次每亩用量16~20公斤。施肥方法与基肥相同。
3、灌排水:无花果根系发达,一般不需浇水,但天气特别干旱时应及时给果园浇水,以补充水分。如降雨过多,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以保持果实糖分,防止造成裂果。
五、整形修剪一般情况下,无花果树冠内枝条不密集,适于培养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的树形,也可直接从地面分枝形成丛生灌木状的树冠。整形时,对苗木在40厘米~50厘米高处定干,以后全树保留4~6个主枝,中心干有或无均可。各主枝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主枝每年剪留40厘米~60厘米,其上再按适当间隔配置2~3个副主枝,扩大结果面。
树形完成后,每年只疏除无用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尽量多保留壮枝结果。收秋果为主的品种,因结果部位多在当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对枝条可适度短截。夏果品种的花芽多着生在枝条顶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壮枝条,以免影响产量。对分枝少或结果部位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可适当重短截,以促发新枝。部分枝条可剪留基部2~3个叶芽。
无花果枝条组织疏松,剪口愈合缓慢,冬剪后常使剪口下~段枝条干枯,影响剪口芽的生长。故凡大的剪锯口应涂抹接蜡或其他保护剂,小枝则可适当提高短截部位。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无花果树全部的内容,包括: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无花果树、无花果最初怎么种植和管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