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棰型,口上位。其躯干两侧各有八条黑纹,垂直黑条纹 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条纹,尾鳍黑 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表略带**,体色随外界水环境及 生殖期间起适应性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黑,雌鱼体色较淡,并带有**, 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具生殖突。幼鱼眼眶为红色,成鱼眼眶为银**。鳞片 为圆鳞,较大。侧线鳞断续。

二、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 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 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 种鱼类,除非有保温措施。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 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 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的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

三、养殖

苗种培育技术

鱼苗地要求: 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 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 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培育管理

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 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淡水石斑鱼的一般深度

问题一:石斑属于咸水鱼还是淡水鱼啊 海水鱼

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海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于雌性。一周龄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15-20万粒,分批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石斑鱼生长迅速,如鲑点石斑鱼,一年可长到250-3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500-600克,三龄鱼体重达800-900克;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一龄鱼体重达200-250克,二龄鱼体重400-500克,三龄鱼体重达700-800克。

福建省钓石斑鱼历史悠久,据记载,平潭县钓鱼业始于清朝,已有300年历史。每年4-11月为钓鱼汛期,5-10月为旺汛,有“立夏鱼满岩下”之说。延绳钓与手钓为钓捕石斑鱼的主要捕捞工具。1993年产量达1900多吨,主产区平潭县与连江县的产量超过全省的一半。目前,石斑鱼养殖有网箱、筑堤和池养三种形式,已成为福建省沿海的创汇渔业。养殖苗种大部分来自天然海区捕捞的小规格鱼种。近几年,青石斑鱼已开始批量人工育苗,为大规模发展石斑鱼养殖开辟广阔前景。

2007年,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专家小组研究了全球的红石斑鱼生存情况,结果共登记了162个红石斑品种,其中有29种因为过渡捕捞濒于灭绝。1958年,墨西哥坎佩切湾的红石斑的产量达到248,548吨,但在2004年,产量下降到52,354吨。

原料介绍

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是石斑鱼中的上品。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营养分析

1 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2 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制作指导

石斑鱼主要以天然野生为主,越大肉越嫩,肉细嫩厚实、无肌间刺,味鲜美。常用烧、爆、清蒸、炖汤等方法成菜,也可>>

问题二:石斑鱼和籽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石斑鱼和籽鱼是海鱼

不过籽鱼通过在咸淡水交汇处生活一段时间,慢慢减少含盐量也能在淡水存活。

问题三:石斑属于咸水鱼还是淡水鱼啊 多数石斑鱼是咸水鱼,但也有的地方的人把另外的鱼种叫做石斑鱼。按普通民众的看法,石斑鱼作为一种食用的海鲜,应该是咸水鱼。

问题四:龙趸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龙趸鱼是海鱼

龙趸(lóng dǔn),学名中巨石斑鱼,别名猪羔斑,为暖水性海洋底层鱼类,

它呈长椭圆形,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为大型名贵食用鱼类。在天然海域,成鱼一般体长60厘米~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千克~40千克左右,大者可达100千克~160千克以上。据

问题五:斑鱼是海鱼吗 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斑鱼(学名:Channa argus)又称黑鱼、团鱼、乌棒、生鱼、蛇头鱼、孝鱼、墨头鱼、财鱼等,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问题六:石斑鱼属海鱼还是河鱼? 石斑鱼是海鱼

石斑鱼泛指鲈形目l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

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

分布在近海的石斑鱼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种类。

问题七:龙胆石斑鱼是淡水鱼吗 不是,是海水鱼,生活在近海。

另外确有淡水石斑鱼,原产中美洲是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引人台湾后,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又从台湾引入。

问题八:珍珠斑是淡水鱼吗 如图 鱼市上常见的 珍珠斑 为人工饲养的, 并非石斑鱼 。

属于热带养殖鱼类。 学名 ( 商品名 淡水石斑鱼(并不准确) 价格不贵大概30元每斤 )

慈鲷科 Cichlidae 副丽鱼属 Parachromis 热带鱼类 下图为 花身副丽鱼 Parachromis managuensis ,俗称 花老虎、美洲虎鲷、花豹石头鱼

身体呈银蓝灰色,腹部白色或微**,嘴大,下巴突出,犬齿大且突出,全身上下包括鱼鳍部份都布满著不规则斑点,眼睛和鳃盖边缘或多或少有黑色条纹;较大的雄鱼有尖尖的背鳍和臀鳍。背鳍硬棘17至18枚、背鳍软条10至11枚;臀鳍硬棘6至8枚、臀鳍软条11至12枚。体长约在55厘米。

问题九:石斑鱼是有磷鱼还是无磷鱼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均在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百分之一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30度左右,当水温下降至20度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度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度以下的地区不适合淡水石斑鱼生长。海水石斑鱼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到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到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34度左右,最适水温为28度。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百分之一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问题十:淡水石斑鱼的营养价值 淡水石斑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88%,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600%,粗蛋白为1890%,粗脂肪为300%,粗灰分为173%。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74%(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为688%,占氨基酸总量的4060%。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708%,占氨基酸总量的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484;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22。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340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591%,其中DHA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695%。矿物质含量丰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淡水鱼类。

淡水石斑鱼怎么做,淡水石斑鱼怎么做好吃

3-10米。淡水石斑鱼栖息在热带气候的湖泊中喜欢pH值为70-87,水硬度为10-15 dGH,温度范围为25-36 °C的水,只有热带气候的3-10米的深度有这种适合的水质。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

海南淡水石斑鱼叫什么

石斑鱼肉质细嫩,口感鲜嫩,且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极高,

最才最具有营养价值?跟小编来学习清蒸石斑鱼。准备材料:石斑鱼,葱姜、食盐、味精等。第一步:将淡 水石斑鱼洗净切斜刀,捎摸点食盐、味精,倒少量米酒,把切好的葱姜丝放在切斜刀的口处,腌制十分钟左右,以便更好入味。第二步:上锅用大火蒸十到二十分钟左右关火。第三步:将鱼拿出,一盘美味的清蒸石斑鱼就做好了。

淡水石斑鱼怎么做别具特色又美味?小编教你制作石斑鱼羹。准备石斑鱼一条,小米100克左右,叉烧肉、香菇少许,香油、食用油、色拉油、葱姜蒜若干。第一步:将香菇、叉烧肉切薄片备用;第二步,但是石斑鱼洗净,切抹刀片,倒入胡椒粉、少量酱油、胡椒粉、食盐、味精腌制十五分钟左右;第三步,将石锅鱼片放入开水中焯至半熟,捞起沥干水分;第四步,炒锅起火,倒入色拉油烧热,放入葱姜蒜炒香,加入少量高汤、菇片、小米煮滚,改用文火煮五分钟左右,放入叉烧肉片和鱼肉片煮开;第五步,鱼肉熟后,盛入汤碗内,可按照个人口味撒少许葱末,即可使用。

以上像大家推荐了两种

的方法,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当然啦,淡水石斑鱼做法有很多种,除了小编推荐的清蒸和鱼羹之外,较为常见的还有红烧、铁板等多种制作方式,更多溪鱼类美食看这里,大家可以自己进行研究学习,吃出美味,吃出健康!

您好,海南淡水石斑鱼叫做石斑鱼,它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它的身体呈现出淡褐色,头部和背部有着明显的斑纹,因此得名石斑鱼。石斑鱼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鱼类。石斑鱼的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补充作用。此外,石斑鱼还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降低血压等功效,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养殖淡水石斑鱼培育管理有什么好办法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养殖淡水石斑鱼培育管理有什么好办法吗、石斑鱼是淡水鱼吗、淡水石斑鱼的一般深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