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花
鳌花:鳌花,即鳜鱼,又称桂鱼。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三江水质清澈甘冽,水质冷凉,因此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
鳊花:鳊花,学名长春鳊。鳊花脂肪含量极其丰富,肥而不腻,肉嫩味鲜,煎炖皆宜。
鲒花:鲒花,也叫季花,即江鲫。鲒花为椭圆形,体形肥大,鳞色银白,肉鲜,可煨汤、清炖、清蒸或是红烧。
2、五罗
哲罗:哲罗也叫哲罗鲑,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
法罗:法罗又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相似,但比鳊花宽。发罗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样宜煎宜炖,用发罗吊汤,味美鲜香。
雅罗:雅罗别名华子鱼。通常体重50克,大雅罗重250克,因其繁殖快,喜群游,一年四季均易捕获,又不宜远销,故价格便宜,为嘉荫人四季菜肴。
胡罗和铜罗:胡罗、铜罗,均属小型成鱼,形不成捕捞量,多为渔民自食,味亦鲜美。
3、十八子
十八子是个概数,十八只是形容其多而已,十八子大概有以下几种:岛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鲇鱼球子、狗鱼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鳟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山鲤子、沙姑鲈子、白漂子、紫泥肚子、细鳞子、刁子等。分别是白鱼、鲟鱼、乌苏里鮠、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黄颡鱼、鲇鱼、黑斑狗鱼、拉氏鳗、蛇鮈、黑龙江鮰鱼、青鱼、银鲴、赤眼鳟、麦穗鱼、东北鳈、黑龙江鳑鮍、拟赤梢鱼等。
三花五罗都是什么鱼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在现实生活中,鱼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吃的鱼一般都是淡水鱼,因为生活在淡水的鱼更适合我们食用,下面为大家分享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1鲤鱼:又叫鲤子、鲤拐子,原产于亚洲,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之一,耐寒、耐碱、耐缺氧,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鳞白带金属光泽,红尾,肉嫩,味鲜,其中黄河鲤鱼特别脍炙人口。
草鱼:在中国南方叫做海鲩,在北方叫做草根,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是典型的食草性鱼类,由于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我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的对象,由于草鱼的特殊习性,被当做拓荒者移植到世界各地,为淡水鱼产量最多的一种。这种鱼的特点是生长快、体重大,头大肉肥,但肉质较粗,比起鲤鱼等质量较次。
鲢鱼:分为白鲢、花鲢(俗称胖头鱼)两种。白鲢体色发白,鳞片细小,头较大,肉肥,味美,头部最肥,特别适宜做砂锅鱼头。
鲫鱼:又叫鲫瓜,体形扁宽,背部隆起明显,鳞片较小,其特点肉质细嫩,鲜味大,但小刺多,鲫鱼最适合氽汤。小鲫鱼适合做酥鱼。
青鱼:又叫螺蛳青、乌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体长,呈圆筒形,脊部乌黑,肚乳白色,肉白而充实,是淡水鱼中肉质细嫩的一种;所含脂肪较多,特别是胸鳍部、尾部肥美可口;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是在引进到美国之后,已经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外来入侵物种。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21、白鲦
这种鱼分布非常广泛,各大水系中都可以看见它的踪迹。主要活跃于水位的中上层,体格不大,不过性格狂暴,属杂食性鱼种,它主要活跃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区,也是钓取的主流地区。
2、赤眼鳟
这种鱼也被叫做红眼晴鱼,南北两方都能看到它的踪迹,喜欢在较温暖的水域生活,主要活跃于水位的中下层,杂食性鱼类,温暖的水域是钓获它的主要区域。
3、黄尾鲴
由于它的尾巴为**,所以被叫做黄尾。这种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北两方,在江河湖泊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喜欢在温冷水体中生活,活跃于水位的中下层。食性杂,在国内的东南部,山海关以西的广大水域均可垂钓。
4、团头鲂
活动于江淮以及长江支流等较为明澈的`水域中,喜欢在较温暖的水域生活,主要活跃在水的下层,是一种吃草性鱼类,在湖南、湖北各水域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同时为当地钓友提供了获鱼的便利。“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讲的就是它。
5、鳢
鳢被叫做马鳢,还被叫做黑鱼,这种鱼分布非常广泛,河江湖塘,水泡子都是它活跃的地域。它喜欢潜伏在水的底层,然后抓住机会就偷袭来犯者。性格狂暴,是一种吃肉性鱼类。福建、江西以及浙江等地都属于它的栖息之地,它有十几个品种的同类,搏击此鱼,十分刺激。
6、罗非鱼
这种鱼又被叫做非洲仔,吴郭鱼。是外来物种,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如今已经遍及我国南方各大水域,喜欢在较温暖的水域生活,整个水位里都是它的身影,有着惊人的繁殖力,属杂食性鱼类,江河湖库溪塘均可钓获。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3一、淡水鱼有哪些
淡水鱼有草鱼、锦鲤、鲫鱼、鲶鱼、鲢鱼等品种。淡水鱼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生活在盐度千分之三的淡水里的一类鱼,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在淡水中生存的鱼。淡水鱼属于脊椎动物,种类众多,在我国随处可见。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点。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淡水鱼:
草鱼是草食性的一类鱼,体色呈淡**,腹部为黑白色,体侧的鳞片外围为黑色。锦鲤是一种观赏鱼,家庭养鱼多以锦鲤为主。锦鲤的花色比较多,观赏价值高。鲫鱼喜群居,多分布在江海湖泊中。鲶鱼体表无鳞,身上多黏液。现在很多是人工养殖的鲶鱼,喜欢生活在20~25度的水中。鲢鱼的体形侧扁,头比较大,鱼鳍呈灰白色,性情比较急躁,喜欢跳跃。
二、耐活好养的淡水鱼有哪些
1、金鱼:十分常见的淡水鱼,比较皮实,好养。体色很是多样,是观赏性比较强的家养鱼。
2、泰国斗鱼:生性活泼,生命力比较强,是新手养鱼者的入门鱼。
3、孔雀鱼:体色鲜艳,食物比较好挑选,很容易喂养。
4、斑马鱼:游性比较强,体态很是美丽,对水温水质的要求并不高,比较好养。
5、虎皮鱼:体质强、易饲养。
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4一、草鱼
1、草鱼分布广泛,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但西藏、新疆地区除外,且已经移植到亚、欧、美、非各洲等国家。
2、草鱼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多居于水体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的区域,常成群觅食。
3、草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多以幼虫、藻类为食,但也会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人工饲喂时可以喂苏丹草、黑麦草、范草等草料。
二、鲤鱼
1、鲤鱼原产于亚洲,后被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引进。
2、鲤鱼栖息于池塘、湖泊、河流中,多居于水面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会单独或者小群觅食,且在水域较小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3、草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常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如水蚯蚓、沙蚕、小虾、小蟹等。
三、鳊鱼
1、鳊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国外多分布在朝鲜、俄罗斯等。
2、鳊鱼多栖息于有淤泥,并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喜静水性生活,冬季会在水体深处越冬。
3、鳊鱼是一种草食性鱼类,但食性范围广,在水中常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植物为食,也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
四、鲫鱼
1、鲫鱼在全国各地(除西部高原)广泛分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也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和经济鱼类。
2、鲫鱼多栖息水草茂盛的浅水湖和池塘中,多在水体底层生活,但气温、水温较高时,也会到水体中层活动。
3、鲫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成鱼多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会食用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以及果实,还会食用硅藻、状藻类,以及小虾、蚯蚓、幼螺。
五、三角鲂
1、三角鲂是中国特有的鱼类,多分布于海南岛、广西、广东肇庆等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等水域。
2、三角鲂多栖息在流水或者静水的水域中下层,喜欢在游泥质和生有沉水植物的敝水区育肥。
3、三角鲂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会以水生植物为食,喜食淡水壳菜,也会食用水生昆虫、小鱼、软体动物等。
三角鲂和鳊鱼哪个贵
三花五罗是指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鳌花:学名鳜鱼,是我国特产,但黑龙江鳜鱼因水质清澈甘冽,无污染,且冬季漫长,生长较为缓慢,肉质细白鲜嫩,味美适口,为渔人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红焖、清炖、煎炸均清香爽口,尤以“松籽鳜鱼”驰誉省内外。
鳊花:学名长春鳊。黑龙江鳊花最大个体1公斤左右,肌肉中含脂肪10—13%,肉嫩味鲜,煎食最佳,煎炖亦香。
鲫花:黑龙江鲫花300-500克左右,背部银灰色,体侧有褐色斑点,体扁呈梭形,肉味鲜美,炖食最佳。
哲罗:是冷水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且冬季不停食,个体大者三、四十公斤。体长而厚,略呈圆筒状。凡冷水鱼,肉均鲜嫩,其味比热带鱼、海鱼,以及一般江河鱼类更鲜美。故用来包饺子、氽丸子、烩鱼片等佳肴最受顾客青睐。
鲂鱼(鲤形目鲤科动物)详细资料大全
鳊鱼。鲂鱼,中文名叫海鲂、日本海鲂,属海鲂目,海鲂科,海鲂属。三角鲂和鳊鱼相比鳊鱼的价格更贵。三角鲂是属于鳊鱼的一种,它骨刺少,不容易卡刺,受到很多老人的喜爱,在市场上需求量是很大的。
请问这是什么鱼?
鲂鱼,中文名叫海鲂、日本海鲂。属海鲂目,海鲂科,海鲂属。俗称月亮鱼、月亮鲳、{竞鱼、镜鲳、马头鲳。鲂鱼产于我国南海、东海与黄海,日本、大西洋、澳大利亚和纽西兰均有分布。鲂鱼是鲤科鳊属的一种动物,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等湖泊中。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鳊鱼 别称 :鲂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鱼亚纲 目 :鲤形目 亚目 :鲤亚目 科 :鲤科 亚科 :鲌亚科 属 :鳊属 种 :鳊 分布区域 :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 形态特征,基本资料,生态环境,资源分布,食疗价值,分类,养殖,鱼苗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 形态特征 鲂鱼体扁平,椭圆形,侧扁而高;口大斜向上,下颚突出;体侧中部上方有一黑斑;背鳍棘较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线状,沿背鳍及臀条的基部各具1行棘状骨板,头似马面。肉白色。近底层鱼类。体型较大,大者长达50厘米以上,生息在100米~800米水深的大陆架斜坡及海沟周围泥沙质地带。冬至春季产卵。 鲂鱼 鳊鱼体高,侧扁,头小,呈菱形,头后背部急剧隆起。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 体形略显方形,它的身体扁平,尤以汉河为多。头小颈短,脊背隆起,腹部宽阔,鳞细,色青白,腹内有脂肪,味道最为肥美。 三角鲂,体高而侧扁,头后背部隆起,体呈菱形,腹棱自腹鳍基部至 ,头短小,口小端位,口裂斜至鼻孔下方。上下颌等长,其上盖有坚硬的角质,易脱落。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经级的距离为近。下咽齿3行。鳃耙16-22。侧一鳃54-60。背鳍3,7,起点位于腹鳍基部稍后方,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著大于头长。胸鳍可达腹鳍的基部,腹鳍仅伸至 。臀鳍3,24-32,基部长,无硬刺,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正下方,尾鳍深分叉,下叶较上叶稍长。鳔3室,前室最大。腹膜灰色或灰黑色。体呈青灰色,头背面及体背部较深,侧面为灰色,常有浅绿色泽。腹面银灰各鳍呈现灰色。 基本资料 生态环境 属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的敞水区,杂食性,而以植物为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淡水甲壳类、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以及少量水生植物。成鱼主要食物是工苔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其次是湖底植物的碎屑、淡水海绵、丝状绿藻、马来眼子菜、菹草和聚草。个别的也摄食水生昆虫、螺蚬类、虾和小鱼。3冬龄性成熟,5-6月份产卵。冬季不大活动,一般群集在深水的石隙中越冬。 在天然水域中,鲂鱼多见于湖泊,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为中、下层鱼类、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其食性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较广。在水草较丰茂的条件下,鲂鱼生长较快,一般1冬龄体重可达200克,2冬龄能长到500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它具有性情温顺,易起捕,适应性强,疾病少等优点。 资源分布 除西北等高原地区处,我国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鲂鱼又称鳊鱼、平胸鳊,法罗鱼。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等湖泊中。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性味甘微温。 分类 鲂鱼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最为常见,尤其在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和南非的沿岸海域。鲂鱼体型较长,通常呈红色或粉红色,长著小而硬的鳞片,巨大的刺状鱼鳍看上去就像是鸟的翅膀。鲂鱼长相奇特、丑陋,有一双大大的斜眼,头部也很大,并覆盖著带骨的片状物。鲂鱼的片状鱼肉呈粉红色,味道很鲜美。鲂鱼有几个不同的种类,包括灰鲂、红鲂以及鲂鳞等。 鲂鱼 灰鲂体长可达50厘米,脊背呈灰色并隐隐有些泛红,覆盖著无数的白色小斑点。鲂鱼的栖息地从冰岛和挪威沿岸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灰鲂肉质紧实,味道鲜美。 红鲂的体长通常在30厘米左右,顾名思义,鱼的身体呈红色。这种鱼在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最为常见。由于所含鱼肉较少,因此红鲂常被用来做汤。 鲂鳞可长至7.5厘米,体重可达395克。鲂鳞生活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肉质精瘦紧实、味道鲜美。 养殖 鱼苗繁殖 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池塘培育的鳊鱼亲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 ,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 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计画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由于鳊鱼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定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过程和操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鲂鱼 武昌鱼近亲繁殖有灭绝危险。武昌鱼人工繁育的推广,在食物、栖息地甚至产卵场上与野生群体形成竞争,导致野生武昌鱼数量减少;另外,人工放养的鱼苗主要由淤泥湖和梁子湖等少数野生个体繁衍而来,并长期近亲繁殖,可能直接导致现有武昌鱼种群遗传多样性贫乏。他们由此认为,我省武昌鱼大多是近亲,使该物种极易面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苗种培育 鳊鱼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 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三级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二年养成鱼。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鳊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年终获得每亩500千克的产量,其中鳊鱼350千克,平均尾重为035千克。
这外形状态看,是冷冻的鳊鱼。在水产市场常叫作鳊花。
鳊鱼,学名: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 1855) ,又名鳊,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体长40厘米左右,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鳊鱼为中型草食性鱼类,生长速度较快。肉鲜美,质鲜嫩而含脂量高。
以上就是关于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 三花五罗十八子简单介绍全部的内容,包括: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 三花五罗十八子简单介绍、淡水鱼指的是哪些鱼、三花五罗都是什么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