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一只骆驼突然从嘴里吐出一个粉色的肉球,千万不要惊慌,因为这是骆驼的正常“操作”。只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很难看到而已。那么,骆驼从嘴里吐出的肉球到底是什么呢?是否是传言中的“肉囊”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解开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骆驼吐出的肉球到底是什么?
看到上图,多数小伙伴会以为骆驼是叼着一个什么东西,有些小伙伴认为是骆驼的胃掉出来了,而且还有人说这是骆驼的肉囊。其实,以上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哈,毕竟骆驼作为一种纯正的食草动物,即使你扔给它肉,它也会嗤之以鼻的。其次,要是把胃都吐出来,骆驼也不可能是如此淡定的表情。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肉囊”的问题。在骆驼的整个身体构造中,就没有叫做肉囊的器官和组织,而且如此大的肉囊,以骆驼比较细长的嘴巴,它也没有地方放置。那么,这究竟是个啥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骆驼的舌头
。我们先不说原因,先看一个动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所谓的肉囊正是从舌根的地方出来的,而且在回去的时候,也是向后,这明显的与我们平常伸舌头再收回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骆驼的舌头是这样的呢?
这要从骆驼的食性说起。作为“沙漠之舟”,骆驼是在沙漠边缘生活的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野生的骆驼分为两种:单峰驼和双峰驼。其中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它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沙漠边缘地带,而双峰驼顾名思义就是有两个驼峰的骆驼,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的沙漠边缘地带。
由于两种骆驼都是沙漠边缘的动物,所以作为一种食草动物,它们能够选择的食物就非常的稀少了。为了适应严苛的环境,骆驼有了超强的进食能力,它的进食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骆驼能够一次性喝掉100多斤水,这也是它能够在沙漠中长期不喝水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 骆驼可以把满是尖刺的仙人掌当“薯片”。这种能力是让大多数的动物都望尘莫及的,由于沙漠中植物相对较少,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沙漠的生活,骆驼进化出了“坚硬”的口腔。在骆驼的口腔中,上下颌以及舌头上都是坚硬的肉刺,这样在吃仙人掌时,这些坚硬的肉刺就会把仙人掌的刺折断,从而不会伤到自己的口腔和消化道。
而更大的舌头显然更能够将仙人掌包裹起来,这样能够全方位地将仙人掌的刺伤害最小化。
既然骆驼吐出的是舌头,那么为什么说很少见到这个行为呢?
虽然骆驼的舌头都相对较大,但是雌性和雄性比起来,舌头的大小还是有差异的。通常,雌性骆驼的舌头远不及雄性的大,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雌雄的舌头大小的差异化呢?
问题就出在配偶选择权上。
骆驼与大多数的食草动物一样,在繁殖期都是需要竞争来获得配偶权的,而且这种竞争还都是在雄性之间。也就是说骆驼的配偶选择权在雌性骆驼身上。虽然在发情期,雄性骆驼会通过决斗来获得交配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败的雄性骆驼就没有交配权。由于骆驼是群居动物,而在发情期,胜者往往只会与一头雌性骆驼交配,此时战败的雄性骆驼就会趁机混入骆驼群中寻找未交配的异性。
而此时,雄性骆驼舌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要想获得雌性骆驼的青睐,战败的雄性骆驼会吐出自己的大舌头,舌头越大越容易得到对方的青睐。这一点与雄性孔雀开屏的大小非常相似,在它们眼中,骆驼的舌头大小正如孔雀开屏的大小,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只能在骆驼的发情期看到这一幕,而且将舌头吐出来的,大都是在决斗中战败的雄性骆驼。所以,这一幕更加的少见了。
骆驼从嘴中吐出肉球,其实是雄性骆驼的专属“技能”,而这个肉球正是骆驼的舌头。之所以雄性骆驼的舌头比雌性的大一些,是因为舌头更大是雄性骆驼强的一种标志,更能获得异性的青睐,再加上骆驼的舌头本身就是用来辅助进食的,而且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伤害性。
问题一:骆驼遇到危险时怎样保护自己 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骆驼还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鼻孔能开闭,足有肉垫厚皮,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内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个水脬,可以贮水,红血球可以大幅膨胀吸水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骆驼的平均寿命可长达30-50年。成年骆驼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7英尺)。冲刺速度可达40英里/时,长途持续速度可达25英里/时。 体型特征骆驼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
骆驼在分娩
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 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生物特性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子还能自由关闭。
沙漠中的骆驼
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他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骆驼是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两种大型反刍哺乳动物的统称,分单峰驼和双峰驼。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双峰驼又称大夏驼,有两个驼峰。骆驼四肢长,足柔软、宽大,适于在沙上或雪上行走。胸部及膝部有角质垫,跪卧时用以支撑身体。奔跑时表现出
沙漠之舟
一种独特的步态,同侧的前后肢同时移动。具有两排睫毛以保护眼睛,耳孔有毛;鼻孔能闭合,视觉和嗅觉敏锐,这些均有助于适应多风的沙漠和其他不利环境。经过训练和管理恰当的骆驼性情驯顺,但也容易发怒,尤其在 期。发怒时口喷唾液,并会咬人、踢人,十分危险。骆驼原产于北美,约在4000万年前左右。后来其分布范围扩大到南美和亚洲,而在其产地则消失了。传统上骆驼被用作重要的驮畜。虽然双峰驼行进速度仅为每小时3至5公里,但能长时间地背负重物,每日可行50公里。单峰驼腿更长些,人骑坐时能保持每小时13到16公>>
问题二:骆驼怎样保护自己 把头放肚子里
问题三:我咋吃,都肥不起来,咋整咧 别人都想减肥,你想增肥,这不是有问题吗
问题四:如何驯服骆驼 野骆驼训三遍,得一辈子忠诚 2015年9月1日 时间: 下午6:07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上,骆驼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里几乎每户人家都饲养着一峰甚至十几峰骆驼。 驯服骆驼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因为骆驼一旦狂躁起来,十来个人也拉不住,所以驯服骆驼是撒哈拉养骆驼人家最普遍的技能。 在骆驼出生后不久,养骆驼的人就要在地上深深a下一根用红线缠裹的鲜艳木桩,用来拴骆驼。骆驼当然不甘屈服于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木桩。它拼命拽着绳子,想把那根小木桩从地下彻底 。但骆驼根本不知道,那根看似又矮又小的木桩不仅a得很深,而且被驯驼人绑上了沉重的石块,就是十几峰成年骆驼一起用力,也根本没有办法 。 几天后,精疲力竭的骆驼屈服了,它敬畏木桩。不甘受人摆布的骆驼又红着眼睛狂躁起来。它相信自己一定比这个矮自己许多的人力量大。于是,它又拼命地拽,拼命地挣扎,那个紧拉缰绳的人却依旧泰然自若。骆驼渐渐地臣服了。第二天,牵骆驼缰绳的人换成了一个和骆驼块头根本不成比例的孩子。骆驼的野性又燃烧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挣脱。当然,最后它还是精疲力竭地败下阵来。 骆驼终于彻底被驯服了。从这天开始,只要主人手拿一根拴着骆驼的小木棍,随便往地上一插,骆驼便围着那根小棍转来转去,从此再不敢试着和小棍抗衡了。 当不期而遇的沙暴突然来临时,一些骆驼队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骆驼迷失,往往迅速在地上插一根木棍,然后把一峰甚至几峰骆驼一起拴到这根小棍上。当驼队的主人被巨大的沙暴远远裹走后,那些身体巨大的骆驼还牢牢地卧在小棍的周围。它们就寸步不离地守在那里,一天、两天……最后,它们都被活活地饿死了。 与其说它们是饿死于缺少食物,不如说是饿死于自己的经验和习惯。 素材运用习惯可以使骆驼甘于服从人,服从于一个小小的木桩,也可以使其在无人的沙漠中死于饥饿。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已有的习惯与经验,我们要学会思考,保留有益的,革新过时的,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人看事。 速用名言 1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 2经验是一种智慧,它会告诉我们,我们业已养成的习惯,很可能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老朋友。 ――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适用话题习惯;经验;摆脱束缚;野性
问题五: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初步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2有进一步 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1故事动画课件、录像。2动物保护自己方法的和资料。活动过程(一)由多媒体课件“老虎来了”导入课题,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一天,天气特别好,小狐狸邀请了小青蛙、小白兔、小刺猬、梅花鹿一起到草地上玩游戏,它们玩得正起劲时,忽然,一只大老虎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小动物们都吓坏了。接着欣赏:小兔立即躺在地上装死,小刺猬缩成个大刺团,小青蛙跳到草丛里,梅花鹿快速逃跑了,小狐狸放了个大臭屁。小结:原来小动物在遇到危险时都有保护自己不被伤害的本能,都会想办法保护自己。(二)幼儿观看录像,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带着任务观看:(三)梳理、归纳整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保护色:青蛙、骆驼、蝴蝶、斑马、北极熊、蚱蜢等一些昆虫。拟态:枯叶蝶、螳螂、竹节虫等。盔甲护身:乌龟、蜗牛、穿山甲、田螺、河蚌等长有硬壳或角质鳞片的动物。硬刺:豪猪、刺猬、海胆。逃跑:鹿、斑马、羚羊、兔子等。自切:壁虎、螃蟹、海星。排脏:海参。放臭气:甲虫、放屁虫、黄鼠狼、狐狸、臭鼬等。喷墨汁:章鱼、乌贼。装死:负鼠、兔子、毛毛虫、金龟子、狐狸等。小结:小动物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由于它们身体的特殊构造不同,所以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也不同,有的……,有的……,还有的……还有一些小动物具有几种保护自己的方法,那样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了,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四)问题思考扩展思维。小结:遇到坏人时要沉着冷静,运用一些求救的方式,还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保护自己。小结:要爱护小动物,保护动物,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五)小结活动延伸:操作卡片按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知识经验。
问题六:养骆驼怎么养 骆驼终年放牧。冬春宿营地应选择牧草丰富、避风向阳的低凹干燥处所;夏秋抓膘蓄脂,应选择地势高燥凉爽、接近水源、牧草茂盛的草场。 3月份开始产羔,2~3岁时穿鼻,3岁开始 ,3~5岁去势,每年2~3月剪取长毛,3~6月份随脱毛收取被毛。 母驼初配年龄为4~5岁,公驼为5~6岁,繁殖年限均在20年以上。性活动有季节性。交配后32~48小时排卵。公驼进入 季节时口吐白沫,喉中吭吭有声,枕腺分泌物增多,有特殊气味。同时还有将头后仰摩擦前峰,尾巴上下拍击并摔出少量尿液等表现。外观削瘦而表现凶猛。 母驼可主动接近公驼进行交配。 授精。母驼怀孕期平均13个月左右。一般两年产1羔,饲养管理较好时可3年产2羔。 生产性能 骆驼一般可日行60~80公里;驮重150~200 千克时日行30~40公里。短期不给饮食亦不误行。单峰驼的步速较双峰驼快。双峰驼平均年产毛量为 5千克左右,绒毛比例为80%,绒长7~8厘米,细度17~19微米,弹性良好,净毛率达70%以上,为纺织工业的优良原料。单峰驼年产毛量为2~25千克。在世界许多地区,骆驼奶是人的食品之一。驼肉是一种含蛋白较高的肉类,瘦肉多,脂肪少。索马里、苏丹和肯尼亚是驼肉输出国家。驼皮轻柔,可用以保暖。居住在西奈半岛上的贝都因人每逢节日常举行骆驼赛跑。中国蒙古族牧民也有赛驼习俗
问题七:羊驼遇到危险时怎么保护自己 不确定的,比如乌贼吐墨,或者认内脏,鸵鸟的头埋在土里,不同动物方法不一定相同
问题八:骆驼电瓶有质量问题怎样维护自已的权义 市场上最烂就是骆驼电瓶,原车的还可以,在市场上到处都是翻新货,害死人,瓦尔塔也一样。免维护电瓶正常情况下至少三年以上,不经常开的,四年以上没问题,翻新货也就几个月到一年时间,你贪便宜咯,试试就知道。还要喷的就是骆驼还分什么南方版北方版,分明是为了省成本,不用超低温电解液,你买个南方版冬天打不着,他还有理由了说这是南方版。骆驼始终有一天把自己做死。我永久性拉入黑名单。
以上就是关于骆驼从嘴里吐出的粉色肉球是一种什么东西全部的内容,包括:骆驼从嘴里吐出的粉色肉球是一种什么东西、骆驼怎么保护自己、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