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Botrytis)的真菌引起。
2、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通常有一个发病中心然后向周围扩展,发生后如不及时防治,蔓延较快。
3、该病一般从植株伤口及衰老器官或枯死组织侵入,蔓延至幼果。残败花器是主要侵染源,生产中多通过人工授粉进行传播,所以说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也是用药防治的关键时期病菌发育适温10~23℃,最高30~32℃,最低4℃,适湿为持续90%以上的高湿条件。
4、遇连阴天多,气温低,棚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放风不及时,发病重。棚温高于31℃,孢予萌发速度趋缓,产孢量下降,病情不扩展。
5、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
仙客来灰霉病是什么?
灰霉病是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其寄主范围广,能危害寄主的叶、茎、花及果实。花卉受害,一般开始时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随即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具不规则的花纹。天气潮湿时,还会长出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并喷洒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洒75{bf}百菌清800倍液防治;②晚秋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实行轮作或用五氯硝基苯与80{bf}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③选用无病株作繁殖材料,栽种前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
农户如何防治灰霉病?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灰霉病是观赏花卉常见病害。遍布全国各地。该病常造成枯叶、叶梗折断、植株倒伏、花腐烂乃至整株死亡。
症状
病菌为害仙客来地上各部位。叶片被侵染,叶边出现黄白色水渍状小斑点,高温高湿下病斑迅速扩大,表面皱褶或有轮纹,最后全叶为灰褐色干枯叶。叶柄和花梗被害,产生褐色软腐倒伏。后期病斑上有白色或灰褐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霉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横隔,丛生,梗顶端为枝杈分枝,分枝末端肿大。分生孢子倒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丛生。该菌还侵染芍药、牡丹、山茶花、百合花、瓜叶菊、四季海棠、兰花、玉簪、郁金香、大丽花、一品红等。有性世代为富民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de Bary)Whetzel〕。
发病特点
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由风雨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可重复侵染。在气温20℃左右,湿度大时,易迅速发病。病菌侵染寄主后分泌水解酶等,导致寄主细胞变色坏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多、组织嫩弱等均易发病。一般生长健壮的仙客来不易受害。
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温室栽培要注意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
(2)土壤消毒。仙客来换盆时,应用新土或进行土壤消毒后再用,避免土中带菌传病。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
花卉的灰霉病有哪些症状?
霉病是露地、保护地农作物常见而且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灰霉病病原菌在湿度持续90%达以上以及温度在20~30℃之间时容易滋生,农作物一旦感染了灰霉病,其花、果、叶、茎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对于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做好灰霉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一、灰霉菌的繁殖特点
1灰葡萄孢是灰葡萄孢的一种,具有传播范围广、繁殖能力强的特点。葡萄孢的孢子会随着气流飞走。如果种在大棚里,灰霉病菌的孢子不仅会落在农作物上,还会落在大棚的墙壁上、地面上、棚膜上、棚架上、苗绳上。
2灰葡萄孢一般会从瘦作物植株上“下手”,导致瘦作物率先发病。当灰葡萄孢的“力量”逐渐加强时,它会感染更强的作物植物。
二、灰霉病的爆发条件
灰葡萄孢常以菌核在土壤或植物残体中越冬和越冬。连续下雨,温度在20~30℃时,会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当农作物因耕作操作或机械损伤而受伤时,它们会从农作物的伤口侵入植物。当作物植株的底部叶片受到肥料的伤害时,它们会从叶片的边缘伤口侵入植株。农作物开花时,由于花瓣没有及时闭合,会从花瓣侵入植株。
三、灰霉菌的鉴别
该病可危害农作物的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青果的发病通常更严重。
在灰霉病发病初期,作物的叶片最先被侵染,从作物尖端开始,沿叶脉呈“V”形向内延伸。叶片和叶柄呈灰色,渍水,组织软化腐烂,慢慢出现灰霉病。当发现农作物的叶片呈灰色且有涝渍时,可以确认农作物患了灰霉病。
四、灰霉病的预防
灰霉菌容易传播,危害很大。等到灰霉病发生后再吃药防治,往往为时已晚。因此,灰霉病的预防很重要。
1减少灰霉病的病原体基础。
通常,灰葡萄孢寄生在土壤和植物的剩余组织中。因此,当发现植物有异常时,应及时清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并集中焚烧。
2变温通风
晴天上午11点打开棚膜,降低棚内湿度。阴天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除湿,避免因棚内湿度过大而滋生病菌。
3不要浇“大水”
尽量在晴天的早上浇水。浇水时要采用“小水浇地”的方法,千万不要浇“大水”,以免棚内湿度过大。
4毒品预防
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有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菌核净、吡唑醚菌酯和氟康唑。
大棚种植作物前,可以选择一些对幼苗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或消毒剂,如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进行喷药,同时要选择无病苗进行移栽。
有没有哪些方法效果好防治速度快?
一、**板诱杀装置
蚜虫有一定的变黄或变橙的倾向,我们可以在田间悬挂粘斑(一般涂有杀蚜农药),可以有效诱杀蚜虫。黄斑的大小以15 20cm为宜。
二、种菜时铺银灰色地膜。
蚜虫对银灰色有很强的厌恶感,所以我们种植蔬菜(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时可以铺银灰色的膜。),或者在果园悬挂银灰色反光塑料条,有效将蚜虫赶出农田。
除了防蚜虫,地膜本身还能提高地温,保墒防涝,防杂草,促进养分转化,对蔬菜的早熟高产非常有利。
三,利用球孢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能侵入昆虫体内繁殖,吸收昆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进而导致目标昆虫死亡。球孢白僵菌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玉米螟、甲虫、蛴螬、粉虱、蓟马、蚜虫、介壳虫、天牛、螟虫等。
使用时,将白僵菌花粉稀释100倍,喷洒在叶片上,可有效防治害虫。球孢白僵菌对人畜无毒,对害虫无抗性。如果使用多年,将大大减少害虫的数量。
四,喷洒“尿液洗涤混合物”
所谓“洗尿合剂”,就是洗衣粉和尿素的混合溶液。洗衣粉和尿素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能有效溶解蚜虫的体壁。同时,它们还能防治红蜘蛛、粉虱、菜青虫,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此外,尿素还可用作叶面肥,在蔬菜上喷洒尿素混合物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
五,喷猪胆汁溶液。
猪胆汁有很强的苦味,可以有效躲避害虫,以此为食。它在控制蚜虫方面也很有效。使用时,我们可以将猪胆汁稀释100倍后喷洒,每锅水中加入30克洗衣粉(提高溶液的附着效果),可以很好的防治害虫。
六、喷洒烟叶水
烟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能干扰蚜虫的生理代谢,可用于防治蚜虫。在农村市场,我们可以买到烟叶,一公斤烟叶可以浸泡在100公斤的水中,喷洒后的杀蚜效果非常好。
花卉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
灰霉病此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常见为害的花卉有翠菊、荷包花、金盏菊、大岩桐、玻璃翠、四季秋海棠、大丽花、天竺葵、仙客来、瓜叶菊、球根海棠、菊花、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杜鹃、月季以及金莲花、一品红、扶桑、山茶、含笑等。灰霉病能为害寄主的叶、茎、花及果实。叶部受害后,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随即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软腐。花蕾染病后出现淡褐色斑点,迅速扩大腐烂,并逐渐干枯变为褐色,引起花腐。天气潮湿时患部长出灰色霉状物。阴雨连绵或露水大时有利于发病,施氮肥过多、光照不足,生长衰弱或多年连作均发病严重。
灰霉病
灰霉病是草本花卉上常见病害,为害仙客来、四季海棠、牡丹、菊花、芍药、天竺葵、郁金香、紫露草等。在温室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为害叶、茎、花、果。灰霉病症状较明显,在潮湿条件下可见到灰色霉层。如仙客来灰霉病,受害部位是叶、叶柄及花瓣。发病时在叶边缘产生褐色病斑。叶柄、花柄先软化,后腐烂。在湿度大时,出现灰色霉层,即病原菌分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花瓣受害时变色,如白色品种变为淡褐色,红色品种变为浅红色,严重时花瓣腐烂,密生灰霉层。
以上就是关于灰霉病发病条件是什么 灰霉病是什么病菌全部的内容,包括:灰霉病发病条件是什么 灰霉病是什么病菌、怎样防治灰霉病、仙客来灰霉病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