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麦冬的栽培与养护:
全年均分株育苗,但以春至夏季和秋季为佳,栽植后成活率较高,生长较为迅速,冬季气温过低分株后不利于恢复生长。
矮麦冬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但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处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长,但日照50%-70%叶色较美。施肥可用有机肥、油粕、堆肥好,约每2个月施用一次。氮、磷、钾化肥中氮肥比例稍多,能促进叶色美观。矮麦冬生性强健,不需要特殊管理,耐旱喜肥,植株生长过密时应及时地分株,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绿化麦冬栽植技巧 麦冬种植方法分享
1、种苗
麦冬的繁殖一般采用分株繁殖,选株时要选择健壮的植株,然后将其须根斩下,分成单株,剪去残留须根,然后就可以栽种了,时间不能过久了,将株放在清水里吸收一下水分再插在松土里面,然后进行覆土,最后将其放在阴凉的地方,每天浇一次水即可。
2、栽种
栽种选择在非雨天进行,采用开沟条栽,现在沟里面施加稀薄猪粪水,然后栽苗,一丛栽3株,栽完就覆土,压实,将苗株固定。
3、间作
麦冬的主产区都采用间作的方式,在春夏种玉米,每隔五行麦冬间种植一行玉米,在麦冬生长使其一般不间种作物,以免影响到麦冬的产量。
4、中耕除草
在栽苗半个月的时候就要进行一次除草下半年直到十月份都要每个月除一次草,因为这段时间杂草长的疯狂。
5、灌溉
在夏季天气一热起来水分量的蒸发非常大,所以要及时给作物补充水分,冬季很容易干旱,也要进行灌溉,夏季多雨天要积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水分堆积而烂根,产生病虫害等,影响到麦冬的生长。
6、病害
黑斑病:这是一种以真菌进行传播的病菌,它危害麦冬的叶片,一般寄生在麦冬的叶片上等到次年的四月份就开始活动,使植株发病,叶片都会枯死,我们可以撒上草木灰,然后使用波尔多液和代森铵可湿性粉剂进行浸苗和喷洒。
根结线虫病:这是一种危害根部的疾病,有条件的可以水旱轮作,选用抗病的健康苗,对土壤进行消毒。
7、虫害
虫害一般有蛴螬、蝼蛄以及地老虎和金针虫这几种,都是危害根茎的虫,采取和水稻进行轮作来防治,使用农药喷洒。
扩展资料:
一、产地环境
麦冬原产地还是在中国,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福建等多个地方,这也跟麦冬适应的生长环境和海拔高度有关,主要广东省地区好像多一点,一般麦冬喜欢定居生长在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丛或者一些阴湿的地方,比较贴近在有水源的潮湿地带。
二、选地整地
麦冬种植的土壤要选择肥沃湿润和排水性好的土,麦冬的地不能连坐,如果该地之前种了作物的话就要进行整地,然后将土壤做细碎平整,然后加堆肥,也可以使用磷酸钙。
参考资料:
麦冬种植技术-百度百科麦冬栽培怎样进行科学施肥?
1、繁殖方法。麦冬可以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在收割麦冬的时候,就把麦冬的块根茎保留下来,然后等要栽种麦冬的时候,再先对麦冬根茎泡水几分钟,然后再埋进土壤中即可。
2、土壤肥力。土壤的肥料充足的话,则麦冬的长势也会好一些,可以在种植麦冬之前,在土壤中埋入一些农家肥或者磷肥等,之后再把麦冬根茎埋入土壤中即可。之后每隔半个月就给麦冬追肥一次,也可以采用农家肥追肥。
3、温度条件。最适合麦冬生长的温度是20度左右,如果温度在0度以下的话,则麦冬会进入冬眠中,从而停止生长,因此,在种植麦冬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温度。
4、土壤条件。种植麦冬的土壤要满足排水性能,以免因为土壤积水而导致麦冬出现烂根现象,土壤要偏碱性,可以选择沙壤土。
5、浇水量。刚把麦冬种植下去的话,则一定要马上浇水,并且把土壤都浇湿透了,之后再每隔一两天浇水一次就可以了,而如果下大雨导致土壤积水的话,则要及时排水。
6、除草。田间也会长出杂草,因此,要定期给麦冬除草,因为杂草也会跟麦冬争夺光照和肥料,从而会影响麦冬的长势。当然在除草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破坏麦冬的根茎。
麦冬草坪的种植与养护?
四川麦冬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在7月中旬,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腐熟饼肥50~10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2500~3000千克,腐熟饼肥50~10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腐熟饼肥5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加过磷酸钙10~15千克。
浙江麦冬生长季较长,又要套种作物,需要肥量较大,除施足基肥外(每667米2可施堆肥或厩肥1000~2000千克,过磷酸钙50~100千克),还要按不同生长发育期及时追肥。一般栽后半个月左右开始返青,一个月开始发根,这时应施发根肥,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750千克和过磷酸钙15千克,促使发根早,发根多,生长快,分蘖早。7月份地上部生长期,再追施人畜粪尿1000千克和过磷酸钙15千克。第一年秋11月上旬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1000千克,饼肥50千克,氯化钾20千克;第二年以后要重施磷钾肥,以促进块根膨大和大量分蘖,分春、秋两季追施,春季于3月份每667米2施人畜粪尿15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饼肥50~100千克;若3年收获者,于第二年11月份每667米2再施人畜粪尿2000~2500千克和草木灰150~200千克撒于株丛附近,可增强抗寒力。
此外,对间套作物也要按该作物的要求进行追肥,以免与麦冬争夺肥料,保证麦冬和间套作物双丰收。
麦冬的种植技术,一般都有哪些?
一、繁殖:
1、种子繁殖:出苗时间较长,一般15-20天出苗。每亩地用量30-40斤。
2、分株繁殖: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种。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壮苗,剪去块根和须根,以及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出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俗称菊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开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2-3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两边用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及时浇水。每亩需种苗200-250㎡左右。
二、日常养护管理:
(1)中耕松土。一般每年进行3-4次,宜晴天进行,中耕松土还可防止土壤板结。有些绿化地麦冬草栽植较密,无法中耕,怎么办?可以使用禾林道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每亩地2公斤,可以疏松土壤,打破板结,提高根系透气性和促进根系生长,让植株健壮。
(2)追肥。麦冬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开始,追肥3-4次,肥种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可以选择禾林道有机肥、八方蓝精灵等。
(3)浇水。栽植麦冬苗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生根和生长。7-8月雨季,注意排涝。麦冬耐干旱,但是长期干旱,会降低抗逆性,所以一般春秋20天左右浇一次水比较适宜。
(4)除草。麦冬地里杂草主要有禾本科、阔叶和莎草科杂草,靠人工拔除,费工费钱,可以使用麦冬佳、麦草除组合装等进行化学除草,禾阔莎全杀,省时省工省钱。除草是麦冬养护中一个重要环节。
三、病虫害防治:
麦冬病虫害相对较少,所以麦冬的养护成本相对较低,一年四季常绿,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麦冬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根结线虫病,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蛴螬等。
叶枯病:麦冬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发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病不仅发病猛,传播快,而且对沿阶草属其他植物也可造成危害。麦冬叶枯病主要发生在叶尖。在叶片上,病菌由叶尖向下侵染,叶片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发病在叶缘时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色至灰白色,最后会形成灰白色枯死,病健交界明显,在枯死的叶片上还可以看到散生或近似轮生的小黑点。5-9月是高发期。

防治方法:
1、加强水肥管理。
2、发病期禁止灌溉,及时排除积水。
3、使用扫斑800倍、双佳杀菌剂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2-3次。预防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
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枯**至褐色圆形小斑点,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病斑发展成半圆形或叶片尖端的不规则状。病斑中央为退绿白色,边缘淡红色,在淡红色病斑边缘中还有褐色黑线1条。发病后期病斑处组织可能脱落,造成叶片自然边缘的凹形缺陷,整个叶片自患病处至病叶尖端提前褪绿成橘**。


防治措施:
1、冬季及早春及时清理病残体,剪除病叶,并用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00倍液进行喷雾。
2、防止植株栽植过密。
3、从雨季来得开始,用光合素+炭科800倍液喷雾2-3次。
黑斑病:麦冬黑斑病的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发病初期叶尖变黄并向下蔓延,产生青、白不同颜色的水浸状病斑,后期叶片全部变黄枯死。受害麦冬叶尖开始发黄变褐,逐渐向叶基蔓延,病健交界处色泽较深;有时叶片上产生水渍状、不同颜色的病斑。发病后期,全叶发黄枯死,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病原菌在种苗上越冬,竖年4月中旬即开始发病。病害发生发展与雨水关系很大,雨季发病严重。田间可见到明显的中心病株,并迅速向四周蔓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很快流行,成片枯死。

防治措施:发病时使用八方蓝盾+扫斑800倍液喷雾,或理白+扫斑800倍液,配合贝翠或光合素,效果更佳。
根结线虫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基本无药可救。可以使用地菌净+扫钱宝+壮猫灌根,每年1-2次。如果之前有过发生的地块,后期种植一定要预防。没有发生过的可以每年一次进行预防。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每年春秋危害较重,一般以3-4月和8-9月危害最为严重。咬食麦冬草根部,导致局部麦冬草枯黄枯死。
防治措施:可以用八方地猛每亩地2-3千克拌土撒施,浇水。或者用胜爽、地安、园施本等每亩地500-1500毫升喷雾或稀释灌根,可以有效杀死地下害虫。
麦冬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种植。在完成的畦面上,作横沟,行距15-20厘米,深约5厘米,栽3株苗,株距8-10厘米。不能种得太深或太浅。过深,育苗困难,容易出高脚苗,产量低;过浅,根系外露,易晒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将幼苗垂直靠近沟壁种植,使根系垂直,不弯曲,否则不容易在沟壁附近生根。种植后,覆土,压紧,然后双脚压苗,使幼苗直立稳定。种植后应立即浇一次固根水,以利于早期生根。适用于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壤土。种植前,土壤必须翻深,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粪肥或粪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阴天或傍晚补种。种植后15天需松土除草一次,晴天每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一次,以促进幼苗早期分蘖和生根。10月后,宜浅松土,不伤须根。麦冬比较矮,田里应该没有杂草,避免草荒。麦冬生长期需水量大。漫长的夏季过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要及时灌溉。冬季和春季天气干燥时,应在春季开始前浇水1-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晴天犁土25 cm,翻出麦冬,抖掉土,切掉块根和须根,放入筐中,放入流水中用脚清理淤泥。将清洗干净的麦冬放在晒席或打谷场上暴晒。晾干后,用手轻轻搓揉,再晾干。重复几次,直到须根被擦掉,用筛子除去杂质。
麦冬是一种纤维状植物,需要疏松土壤,防止板结。从种植到收获、浇水或雨后,都要及时疏松土壤和杂草。5-7月份杂草生长迅速,生长旺盛,需要立即结合土壤的疏松进行除草,以免损伤根系。麦冬生长期长,需要大量肥料。一般每年5月份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少量复合肥。麦冬种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7-8月份可采用灌水降温护根,但不宜积水,灌水雨后应及时排水。应该稍微有阴影。在强烈的阳光下,叶子会变黄,不利于生长发育。但太阴,容易造成地上部分过度生长,不利于生长发育。
矮麦冬怎么养,矮麦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以下是我整理的麦冬的 种植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麦冬的种植技术
1栽植:四川麦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浙江则在5~6月初栽植。四川麦冬栽植时,先按行距10~13厘米开沟,深5~6厘米左右,在沟内每隔6-8厘米,放种苗2~4株,垂直放于沟中,然后将土填满浅沟,用扁锄推压或用脚踩,将种苗两侧的覆土压紧。
2间作:在麦冬主产区,广大药农习惯在麦冬地里间作,不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于麦冬生长,进行间作可以减少烈日直射。四川产区夏、秋两季一般多套种两季玉米(每6行麦冬套种一行玉米),冬季间种大蒜等。
3中耕除草 :麦冬植株矮小,如不经常除草,则杂草滋生,妨碍麦冬的生长。栽后半月就应除草一次,5~10月杂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后,杂草少,可减少除草次数,除草时结合进行中耕(锄松表面土壤)。
4追肥 :麦冬的生长期较长,需肥较多,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麦冬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在11月每公顷再施草木灰2250~30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长与越冬。
5灌溉 :麦冬宜稍湿润的土壤环境,需水分较多,除栽植后应及时灌水(定根水)浸润田土,促进幼苗迅速发出新报外,5月上旬,天气旱热,土壤水分蒸发快,亦应及时灌水,如遇冬春干旱,则应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进根块生长。
麦冬的介绍别名麦门冬。
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topogin japonicum(Lf)Ker-Gawl)以块根入药。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主产于四川、浙江。沿阶草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麦冬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花茎自叶丛中生出,花小,淡紫色,形成总状花序。果为浆果,圆球形,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根茎短,有多数须根,在部分须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即药用的麦冬。
麦冬的记载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2《名医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3《药性论》: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
4《本草拾遗》:治寒热体劳,下痰饮。
5《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
6《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
7《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
8《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经枯乳汁不下。
9《用药心法》: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
10《南京民间药草》:治妇女湿淋。
11《福建民间草药》: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
12《安徽药材》:治咽喉肿痛。
13《本草汇言》: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此皆心肺肾脾元虚火郁之证也。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肾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如前古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等疾,则属劳损明矣。
14《药品化义》:麦冬,润肺,清肺,盖肺苦气上逆,润之清之,肺气得保,若咳嗽连声,若客热虚劳,若烦渴,若足痿,皆属肺热,无不悉愈。同生地,令心肺清则气顺,结气自释,治虚人元气不运,胸腹虚气痞满,及女人经水枯,乳不下,皆宜用之。同黄芩,扶金制木,治臌胀浮肿。同山栀,清金利水,治支满黄疸。又同小荷钱,清养胆腑,以佐少阳生气。入固本丸,以滋阴血,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相交之义。
15《本草新编》:麦门冬,泻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热邪,补心气之劳伤,止血家之呕吐,益精强阴,解烦止渴,美颜色,悦肌肤,退虚热,解肺燥,定咳嗽,真可持之为君而又可借之为臣使也。但世人未知麦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为可惜也。不知麦冬必须多用,力量始大,盖火伏于肺中,烁干内液,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制矣;热炽于胃中,熬尽其阴,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息矣。更有膀胱之火,上逆于心胸,小便点滴不能出,人以为小便火闭,由于膀胱之热也,用通水之药不效,用降火之剂不效,此又何用乎盖膀胱之气,必得上焦清肃之令行,而火乃下降,而水乃下通。夫上焦清肃之令禀于肺也,肺气热,则肺清肃之令不行,而膀胱火闭,水亦闭矣。故欲通膀胱者,必须清肺金之气,清肺之药甚多,皆有损无益,终不若麦冬清中有补,能泻膀胱之火,而又不损膀胱之气,然而少用之,亦不能成功,盖麦冬气味平寒,必多用之而始有济也。
矮麦冬育种技术:全年均分株育苗,但以春至夏季和秋季为佳,栽植后成活率较高,生长较为迅速,冬季气温过低分株后不利于恢复生长。
矮麦冬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但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处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长,但日照50%-70%叶色较美。施肥可用有机肥、油粕、堆肥最佳,约每2个月施用一次。氮、磷、钾化肥中氮肥比例稍多,能促进叶色美观。矮麦冬生性强健,不需要特殊管理,耐旱喜肥,植株生长过密时应及时地分株,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矮麦冬植株矮小,高5-10厘米,株高7CM,叶丛生,无柄,窄线形,墨绿色,比同属其他种的细,革质弯性,花埋于株丛中,几乎看不到,夏季开淡蓝色小花,总状花序。花期6-7月。蓝色浆果。
植株生长慢。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条件。需半阴到阴生环境。抗旱,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北方地区也可种植。耐低温,南到广州,北到石家庄,北京也可以适应。水分要求低到中等。生性强健,成活率较高,对土壤的适宜性极强,不需要特殊的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矮麦冬草种植与养护全部的内容,包括:矮麦冬草种植与养护、麦冬如何栽植、绿化麦冬栽植技巧 麦冬种植方法分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