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在播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一次,并且施足基肥。如果是入冬前的土地就需要进行秋翻、冬灌、春灌。

(2)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封闭并且整地,使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因为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各地的具体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选择使用达到国标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需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者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的播种期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

(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

(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

2、播种方式

一般是根据最终收获时用的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株距配置

播种的时候需要根据计划定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5、播种深度

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的,通常以4-6cm为宜。

6、播种质量要求

播种时需要按照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种子与种肥需要分别播下,严格防止种肥混合。

三、施肥技术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的,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在栽培玉米的时候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来进行施肥。

玉米施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

四、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其生长期多处于高温条件下,是一种需水较多的农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所以在栽培玉米的时候必须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来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保证在高产稳产的同时还能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mays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参考资料:

玉米栽培技术-百度百科

玉米的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技术:选育成熟度适中、抗病性好、抗倒伏性好、适应性强、耐密植矮秆的高产品种。根据斑块位置和局部热量积累情况,选择能完全成熟的品种;良好的抗病性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前提;良好的适应性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基础;秸秆对密植的抗性是保证密度适当提高的条件。因此,要想获得高产,首先必须选择品种。

选种技术:选用粒径均匀、粒径饱满、无破损、发芽率高、活力强、纯度高的去籽,优质的种子是保证全株的基础。粒径均匀是生产均质植株的前提,是保证田间均匀性的前提;全粒保证幼苗生长;高发芽率和高活力保证了苗期出苗率和全株产量;高纯度可以保证磁场的均匀性,避免因纯度低而导致生长过程不一致的现象;包衣种子具有防病、防虫、生长旺盛的功能。要有好的品种,还必须有好的种子。

覆膜技术:覆膜可提高土壤温度、保温保湿。最好种植生长期相对较晚的品种,保证玉米高产优质,一般在播种前15天左右进行碾压。播种技术:温度:温度稳定在12℃以上,地面温度稳定在10℃以下播种,保证苗木及时发芽出苗。水分:田间储藏量在60-70%之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出苗。播种深度:土壤含水量良好,播种深度3~4cm,播种深度5~6cm。压制:播种后及时压制。

增加密度技术:种植密度是保证高产的前提,因此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普通种植应增加种植数量10-15%。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保证高产的基础,因此施用足够的底肥,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在拔除期、大喇叭期、晚育期,根据田间条件适当施用种子肥、上部肥,喷施叶面肥。注意,在上部施肥时,一定要在沟渠中使用。施肥后,覆盖土壤。严禁在表面摊铺。

化学控制技术:密度增加容易引起翻车,化学控制是防止翻车的关键措施。显影片喷施鲍罗金,使基节变短变厚,提高抗倒置能力。

母子玉米种植方法?

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份,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

温度: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25--10cm,以5一6cm最适宜。

土壤: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PH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也强,它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但是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它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一般我们都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合理间距:每亩播种量3一4kg,每亩4000一6000株。 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单播,从种植到收获便于机械操作。和大豆、袜食豆、豌豆、毛叶苕子间作,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

种子:我们所种植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子,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年种(不能留种),主要是利用它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选种不要选择隔年种,主要是发芽低。

营养: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玉米病虫害有30多种,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小斑病、大斑病、圆斑病、灯蛾、病毒病、茎腐病、锈病、炭疽病、霉斑病、矮花叶病、普通花叶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青枯病,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管理预防之。

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二、玉米小斑病

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 2号、商单 4号、丹玉 6号等;自交系有吉 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抱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3防治办法:

(1)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

(2)药剂防治 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四、玉米纹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 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 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发病规律: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 防治办法:

(1)种植抗病品种 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品种,田间通风透光好,发病轻。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力。在发病初期,剥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叶鞘,可减轻发病。

(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或20%粉剂25克,或农抗120水剂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茎叶喷雾。 五、玉米黑粉病 症状: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l-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厘米。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仅个别小花受侵产生病瘤,其它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成为1个大病瘤。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孢子萌发适温26—30℃。玉米植株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组织伤口处有利于病菌人侵。菌源多、降水多、湿度大,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

(1)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抗病杂交种。

(2)消灭侵染菌源 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要在地头堆放,作堆肥时需经腐熟,并及时消除田间内的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 (3)改进栽培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玉米螟,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此外,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时摘除销毁,减少田间传播为害。 六、玉米丝黑穗病 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防治办法:(1)选用品种 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2)拔除病株 发现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彻底拔,并带出田外深埋。(3)农业措施 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净肥,秸秆肥要充分堆沤发酵。深翻土壤,加强水肥管理,增强玉米的抗病性。(4)药剂拌种 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七、玉米茎腐病 症状:为全株表现症状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枯状。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全株急骤青枯。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可见到红色病症。 发病规律:玉米茎腐病田间以病株残体、病田土壤和种子带茵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玉米播种后至抽雄吐丝期陆续由根系侵人,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玉米灌浆至成熟期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雨量与发病关系密切。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自交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以增强玉米的抗病性。

(2)实行轮作 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残体,秸秆充分发酵后再施用等,以减少土壤茵源。 八、玉米干腐病 症状: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 发病规律: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 防治办法:

(1)农业措施 选育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4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九、玉米螟 为玉米最重要害虫,在3-9月间播种的玉米被害较严重。成虫在深夜活动,将卵块产于株高约20公分以上的玉米叶片背面,孵化的幼虫危害玉米各部位,最后在为害部化蛹。防治方法,可于株高20公分开始释放赤眼卵寄生蜂,每公顷施放蜂片200片,以抑制玉米螟卵粒孵化。另外分别于玉米轮生初期,轮生中期,雄花抽初前4-5天,雌花吐丝后3-4天,施用苏云金杆菌(16000iu/mg)粒剂于心叶。每公顷用量5公斤。预防防治率可达70-80﹪。 十、玉米蚜虫 为玉米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尤其气候干燥时为害严重。蚜虫群集心叶或苞叶、雄花及雌花梗吸汁为害,使植株生育不良,同时传播真菌、细菌、病毒病。发生时喷施45﹪苦楝油2500倍液或用70%吡虫灵3000倍防治之。预估防治率可达70-80﹪。

怎样种植玉米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子,在种植之前可以进行浸种催芽,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等看到有白色根出来时就可以播种,玉米播种,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向阳土坡进行种植,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翻,玉米种植的时间为每年的春季4月上旬,播种的深度为深入土内4~5厘米,通常10天左右就会出芽,搓牙以后可以进行蹲苗,主要是培养植物的耐旱性,还有让他的根系得到很好的生长,玉米喜肥,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每10~15天就要施一次肥,要注意磷,氮,钾肥的配合供给,并且田间要勤于除草,防止他们与农作物争肥。虽然玉米比较耐旱,在玉米开花结果期间,不能够缺水,否则会造成结空果的现象,经过4~5个月的生长,通常在8---9月份就可以收获第1批玉米,

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玉米须中含有粗纤维、粗蛋白、多糖和粗脂肪。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玉米须中总酚和总花青素的含量在其乳熟期时达到最高,抽丝期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但是甜玉米和白玉米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都在吐丝时期最高。

玉米的种植方法

在给玉米育苗时,需要准备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再将饱满且无虫害的种子播撒至营养钵内,等待玉米长出3片真叶时,即可将其移栽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而且要为玉米追施有机肥和氮肥,促进其旺盛生长。

玉米育苗移栽的方法

1、育苗方法

在给玉米育苗时,需要准备专业的营养钵,再往其中装入营养土,可以使用腐叶土和沙土混合配制而成,然后即可把饱满且无破损的玉米种子播撒至其中,并且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促进玉米快速发芽。

2、移栽方法

移栽玉米时,需要先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堆肥和厩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再将长出3片真叶的玉米苗移栽至土壤里,而且要向其浇灌一次水分,使玉米的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3、追肥管理

玉米是喜肥植物,养殖玉米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期间,为其追施以氮为主的复合肥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使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而且在玉米长出11-12片真叶时,要为其施加磷、钾、硫、锌肥料,使玉米的产量增加。

4、养护方法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叶斑病和锈病等,养殖玉米时,需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种,而且要定期观察玉米的生长状态,及时将感染疾病的株苗拔除,并且要向玉米喷洒除菌药剂,使其健康生长。

1、播种:

我国玉米产区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本地的霜期长短,土壤质地,土壤地力,种植月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饲用玉米和马齿型杂交种产量高。还要注意良种的繁育,适当安排种子田面积。玉米的播种期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春播玉米在76cm上层内稳定在15℃为最佳播种期。华北地区夏播玉米在小麦或豌豆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为25--10cm,以5一6cm最适宜。每亩播种量3一4kg,每亩4000一6000株。 饲用玉米的种植方式。单播,从种植到收获便于机械操作。和大豆、袜食豆、豌豆、毛叶苕子间作,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

2、管理:

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茎叶产量高,要求管理精细。施肥、灌水、化学锄草及防治病虫害等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玉米,播前每亩施 2000—3000kg优质厩肥作为基肥。播种时施4—5kg/亩硫酸按,15—20kg/亩过磷酸钙, 2一3kg/亩氯化树作种肥在拔节、孕穗、抽雄、开花灌浆期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亩。N:P:K为1:0.5一0.8:0.8。

玉米喜半干旱气候,但对水分十分敏感。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浇水3—4次,依不同地区,具体情况而异。

3、灌水方法:

我国目前多为沟灌、畦灌,最近发展利用喷灌、滴灌,后两种方法,既节约用水,又灌溉均匀。玉米不耐涝,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或采取垄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涝害。玉米经常发生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病害及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虫害。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扩展资料: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 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 , 一般含蛋白质85%、脂肪43%、糖类732%、钙0022% 、磷21%、 铁00016% , 还含有胡萝卜素、 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 、卵磷脂 、维生素E、赖氨酸等。最新研究指出 ,玉米中含有一种杭癌因子—谷胱甘肽。

国内外苦养学家给予玉米很高的评价,认为: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其有杭癌作用,它 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 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 ; 玉米中所含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 可降低人的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 , 并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 ,从而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 。

玉米中所含木质素 , 可使人体内的 “ 巨噬细胞 ” 的活力提高2~3 倍 , 从而抑制癌瘤的发生 ; 玉米中还含大量的矿物质镁 , 食物中的镁具有明显的防癌效果 。 日本遗传学家确认 : 玉来糠可使二硝基茂致癌物质及煎烤鱼、肉时形 成的杂环胺的诱癌变作用降低92%。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玉米

以上就是关于现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现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玉米种植,需要掌握什么技术、玉米的栽培技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