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亩按2500斤的产量计算,每亩收入可达到12000元左右。
1、种仔培育
栽培附子用乌头作种(四川产区称乌药),乌头用有性或无性繁殖,野生乌头主要靠有性繁殖,栽培乌头多用无性繁殖。
(1)选种:乌头品种较多,经过鉴定筛选,保留了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以下3个品种:
南瓜叶:又名鹅掌叶,顶叶形似南瓜叶,块根较大,圆锥形,加工率高,耐肥、晚熟、高产。但抗病力较差,在综合防治白绢病条件下,产量较稳定。其单株乌头产量平均65个,平均亩产42万个,所栽附子平均亩产泥附子490公斤。在推广示范中,南瓜叶乌头比当地混合群体增产236-552%,为目前产区主流种。
莓叶子:茎粗壮,节较密,基生叶蓝绿色,茎生叶大,深绿色,薄革质,3全裂,全裂片的隙间大,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块根纺锤形,单株乌头产量63个,平均亩产52万个,所种附子平均亩产4566公斤,抗病力较南瓜叶强,产量较高而稳定。
花叶子:又名艾叶子。顶叶向上伸展,叶厚,坚纸质,叶面黄绿色,无光泽,叶脉显露而粗糙,叶3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深裂片再深裂,末回裂片披针状椭圆形。块根圆锥形,单株乌头产量32个,平均亩产277万个,所种附子平均亩产3683公斤,产量虽低,但较抗病。
收挖乌头时,剪去过长须根,保留15厘米左右,剔除焦巴、水漩及缺芽种根,按大、中、小分为3级。最大的1级和最小的3级块根留山区作乌头种,中等大的2级运坝区作附子种。作乌头种的块根可立即栽种,亦可于室内作短暂摊晾后再栽。
(2)栽种:四川于12月中旬,陕西于11月上旬。栽前用50%退菌特05公斤、尿素05公斤、兑水250公斤,浸种根3小时。穴栽。1级种根行距各17厘米,穴深12-15厘米,每畦3行,交错排列,每穴栽1个,亩栽12760个;3级种行株距各13厘米,穴深7-10厘米,每畦4行,每穴栽1个,亩栽2万个。栽种时在行间多栽10-15%的种根,以作补苗之用。栽后覆土平畦。
(3)乌头的采收与贮运:乌头栽种第2年立冬后收挖。剪去过长须根,用竹篓分级包装,及时运至坝区栽种,不宜久放,以免腐烂。运输途中不能日晒雨淋,防止发热霉烂。运坝区后1-2天,不能及时栽种的,应摊放于铺有草 的阴凉干燥处,厚45厘米左右,并随时翻动,防止发烧。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
折叠 2、附子栽种
四川于大雪至冬至,以冬至前6-10天栽种为宜,幼苗发育整齐健壮,块根生长快,个头大,产量高。陕西于立冬后栽种。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中间,用木制印耙子开成交错穴,66厘米宽的畦开2行,73厘米宽的畦开3行,行株距各17厘米。然后将种根按大、中、小分别栽种。每穴栽大、中块根各1个,小块根2个。芽口向上并稍露畦面,随即用手刨土稳固种根。每隔10穴,在穴外多栽1-2个,以备补苗用。单株两行者,每亩栽种085-1万个。双株两行或1畦3行者,每亩栽种12万个以上。栽后将畦沟内泥土提到畦面覆盖种根,厚约7厘米,沟深20-24厘米,宽约27厘米。要求畦沟平整,畅通,防止积水。
附子在栽培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修根?
白附子喜阴,且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长缓慢,可与小麦、玉米、林果等间作,既为白附子生长创造遮阳条件,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及光热资源。
1粮药间作。①小麦—白附子:选土层深厚、有排灌条件、肥力中等的地块,于秋收后种麦前及时深耕25~3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撒施优质圈粪4000千克,碳酸氢铵68~75千克,过磷酸钙53~55千克,氯化钾25~27千克或草木灰250~260千克,作小麦基肥1次施入。另外,每亩安排34~37千克碳酸氢铵和26~27千克过磷酸钙,在小麦起身拔节套种白附子之前开沟施于白附子垄内,作为白附子种肥。秋种时要起垄,每条带宽40厘米,用宽幅耧在垄间播种2 行小麦,垄间距(即小麦窄行距)6~8厘米,小麦实际行距23~24厘米。于4月底至5月中旬(麦收前20天左右),在小麦宽行内套种1行白附子,穴距为 15~20厘米。
②玉米—白附子:白附子与玉米间作,玉米可作为荫蔽物。(>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修根是附子栽培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关系到将来附子的产量和质量,目的是使养分集中于留下的2个附子上,使养分更充足促进长得更快更大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工作一定要做好。过去通常要修根2次,1次在4月初,1次在5月初,由于现在种植的密度加大,因修根刨伤常引起茎腐病的发生,以及为避免碰伤地上部茎叶面影响生长,现经试验以修1次为宜,时间最好在4月中旬。修根时用附铲子把植株附近的土刨开,现出侧生根(附子)和母根,把较小的多余的侧生块根轻剔掉,每株只留对生的两个大块根,第一株修根后,把修第二株挖出的泥土盖在第一株上,再修下一株的根,如此依次修完。修根时应削去茎基上新生的小块根及削去留在块根上的疔疤和部分须根,勿伤叶片及主根。
乌药种植技术
附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药用侧生块根,叶辛,性热,有毒。附子是附子理中丸中的一味重要成分,附子还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止痛、散寒燥湿等功效和作用。喜生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砂壤土里,忌连作。
附子栽培
附子栽培时间:适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种植。
选地整地:附子适宜栽种于平坝区肥沃的沙质壤土,并且要向阳、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深犁20—30厘米,耙细,务必使土块细碎、松软,采用开沟理墒的种植方法,沟宽20厘米,深5厘米,墒宽3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圈肥2500公斤、普钙100—150公斤,也可施些腐熟的羊粪。肥料施于沟底,用细土盖严,以备下种。
附子选种: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的块根。每亩播种量100—120公斤。挖出附子后,堆置于阴凉通风之处,时间不超过半月,即须移栽,否则块根容易腐烂,或移栽后不发芽及产生幼根易折断等现象。同时在挑运途中,应防止乌药在日光下暴晒。运回后最好当天或次日下种,如时间来不及,可把乌药摊在晒席里约4cm厚,在阴凉避风及干燥的地上放4~6天,并加挑选,按大小不同的种类分别栽种。
田间管理
补苗:苗出齐后,缺塘的应及时进行补苗,取健苗带土补栽,压实,浇水以利成活。
修根:立夏前后,轻轻刨开根部土,均匀地保留4—5个健壮的新生附子,其余小附子切掉取出。
摘顶与除芽:4月上旬,2次追肥后,附子植株长大,为了制止地上部分的徒长,使养分集中到块根上,而迅速地发育膨大,此时在每株茎秆上留叶子6~8片,如苗子矮小,则留叶子5~6片;摘心时注意勿伤害其他的叶子。摘心后发生腋芽应立即扳去,立夏前后,腋芽发生较多,应随时把芽子摘除。幼苗期并须经常扯草。
灌溉与排水:附子生长需要经常保持湿润的环境,过分的干燥与潮湿均生长不良。一般从雨水起,如天气干旱,每隔15天左右即需灌水1次。最初1~2次灌水时,由于气温尚低,可在上午进行,以后天气渐热应在傍晚进行。灌溉时应使水缓缓流入,渗入土壤中,不可灌大水漫淹畦面,造成表土板结,影响附子生长。如灌溉后第2日早晨沟中尚有积水或大雨后尚有积水留在沟中,必须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使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水分。
追肥:附子需要充足的肥料,才能提高产量。一般追肥3次:第1次追肥在惊蛰前后,在两行附子植株间打窝深约7cm,667㎡先施干粪1000kg,最好混合充分发酵的油饼100kg,再加粪水2500kg(粪1000kg,对水1500kg),第2次追肥在春分第1次修根后,每隔2株附子之间打窝1个,每667㎡施干粪1250kg(如有油枯可再施50kg),粪水2500kg(对水同1次)。第3次追肥在立夏前(5月上旬),第2次修根后,仍是每隔2株附子打窝1个,在第2次追肥的另一侧,每667㎡施粪水2500kg。施肥时,第2次与第3次窝要深一些,每次施肥后都要盖土,如油枯不足,可用苕青500—1500kg,沤烂与干粪混合使用,可增加附子产量。
河南种附子行吗?种苗哪里购?适合什么土壤气侯种植
乌药高产栽培技术
乌药原名叫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由母根旁生侧根形成的块根,称附子、川乌,母根称乌头,又叫草乌。我县是乌药的适生区,一般亩产鲜药1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1500公斤,低产只有500公斤,干鲜比例为1:3,一般一亩可产干品300至500公斤,种植附子成为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形态特征。属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种的侧根通常肥大,倒卵圆形至卵形,直径可达5厘米;表皮茶褐色至深褐色、平滑,周围有瘤状突起,下部有多数或无细小须根,茎直立,圆柱形,青绿色,下部老茎多带紫色;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圆状五角形,坚纸质或略革质,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花期6—7月,总状花序,花序轴上密生反曲的白色柔毛;小苞片窄条形,萼片5,呈花瓣状,花蓝紫色,外被短毛;果期7—8月,果长圆形,具横脉,黄棕色。
二、选地备耕。附子生长环境要求,气温:零下2℃至36℃之间,降雨量:1 000-1 200mm;海拔:500-1200m;年日照时数1 300一l 500h的地区。选择土层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种植,黏土或低洼积水地区不易栽种。最忌连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亩施2000公斤农家肥作底肥,如果农家肥不足,可增加50公斤N、P、K≥35%的复合肥与土壤浅翻混匀,使土壤疏松、平坦,开好排水沟。
三、选好种子。附子品种宜选倒卵形、个圆、中等大小、色泽新鲜、芽口紧包、无病虫的健壮块根。这样的种子出苗秆粗、健壮、抗病抗逆力强、所结的附子一般个大而圆、商品率高。凡块根瘦长,倒锥形的不宜作种。对无根毛,或根毛少而短,毛上长有根瘤菌的,块根上有病菌、黑斑、霉烂、缺芽的附子不能做种。种根挖出后,放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摊开(厚约6厘米)晾7—15天,使皮层水分稍干一些就可栽种。一般大附子用于商品生产用种,小附子做繁殖种子使用栽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30 分钟。
四、合理密植。种根挖出后,放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摊开(厚约6厘米)晾7—15天,使皮层水分稍干一些就可栽种。播种时间最宜在立冬前
可以的,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等亦有分布及种植。
购买种子,自己育苗即可。
附子种植技术,分为选地整地,种仔培育,附子栽种,种仔田管理,附子栽种田管理。
以紫色土、夹沙土、黄泥土为好
栽培附子用乌头作种(四川产区称乌药),乌头用有性或无性繁殖,野生乌头主要靠有性繁殖,栽培乌头多用无性繁殖。
以上就是关于附子的种植前景全部的内容,包括:附子的种植前景、白附子的种植方法、附子在栽培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修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