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黄灿灿,萌萌软软

两只手把小鸡拢在手里,叽叽叫着,尖尖的喙轻轻啄手心,爪上的肉垫踩着小指,一个幼小的生命,感觉心都要化了。

以前爸妈办过养鸡场,能想象1500只毛茸茸的乒乓球叽叽叽叽在地上跑来跑去挤来挤去的场景吗?

近些年流行把小雏鸡染成五颜六色来卖,经这么一折腾,小雏鸡一般活不了几天,痛恨这种行为,请大家抵制!

小雏鸡最易生啥病

1、饮食

雏鸡前10天的消化能力较弱,需要用温水泡过的小米喂养,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喂小米,不能喂水。

小雏鸡前10天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随便喂养。要用温水泡小米,泡七八个小时才能喂养。小米浸泡的时间不能太长,超过24小时就会变质,小雏鸡吃了变质的食物会生病,所以,在喂养小雏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我家养小雏鸡,并不是像养鸡场一样养好多只,一般的时候只是喂养20只左右,够自己家吃鸡蛋就行了。每年刚刚买回来的小雏鸡或者是刚刚孵出来的小雏鸡,毛茸茸的,非常可爱。我总是给它们喂食用温水泡过的小米,而且喂得还不能太多,有时候小雏鸡吃太多也会消化不良。

2、温度

小雏鸡比较怕冷,前10天,我们要在温暖的室内养殖,并把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防止小雏鸡被冻坏。

小雏鸡出生的前10天,一定要把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防止小雏鸡被冻坏。我记得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靠母鸡生蛋卖钱交学费,小雏鸡的地位就非常高。母亲总是把刚刚买回来的小雏鸡放到篓子里,篓子底下垫上破棉絮,然后把养小雏鸡的篓子放到卧室的一个凳子上或桌子上,篓子上面盖上衣服,生怕小鸡受冻。

3、安全问题

小雏鸡在前10天,需要注意安全问题,我们要把小雏鸡放到猫或者老鼠够不到的地方,防止小雏鸡被它们偷吃。

小雏鸡刚刚出生的前10天,很容易受到老鼠和猫的供给,稍不注意,家里的猫就会叼走小雏鸡,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小雏鸡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要防止小雏鸡被其它动物所伤害。

小鸡晚上扎堆有什么方法防止?

小雏鸡五大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1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多见于春、夏两季发病主要通过病鸡与健康鸡的接触而传染,流行快速,死亡率高病鸡严重下痢,粪便呈稀绿色;呼吸困难,口中可见灰白色粘液,嗉囊空虚,内含液体,有波动感,并伴有神经症状。潜伏期为3~5天。剖检可见全身粘膜和浆膜出血,淋巴肿胀出血,腺胃乳头有明显出血点,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肠道表面出现枣核状紫红色病变。

(1)预防 专业养鸡户或小型养鸡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免疫接种措施。安全区:一般1~3日龄雏鸡可用Ⅱ系苗滴鼻或点眼,8周龄时用Ⅱ系苗刺种或肌肉注射,以后每年用Ⅰ系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疫区或受威胁区:1~3日龄时接种Ⅱ系苗,3周龄后再用Ⅰ系苗接种1次;10~13周龄时再用1系苗接种1次,以后每年用Ⅰ系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紧急预防可用Ⅳ系疫苗肌注。

(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病症采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较好,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定期免疫接种。

2鸡白痢

鸡白痢主要侵害小鸡,以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通过种蛋传染给下一代;病鸡粪便污染的孵化器,常成为主要的传染媒介。鸡群一旦发病,就会造成长期传播。主要症状是拉白色稀粪,粪便粘连在肛门周围,张口呼吸,有时伴有尖叫声。发病雏鸡多在出壳后1~2周内死亡,5~10天内发病的雏鸡死亡率很高。剖检可见心、肺、肝、肠、肌胃有坏死点,雏鸡卵黄吸收不良,成年鸡卵变形、变色。

(1)预防 该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严禁引进病鸡种蛋,种鸡场或养鸡专业户应注意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孵化用种蛋入孵前要用2%来苏尔(甲酚皂溶液)喷雾消毒,干后入孵;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室温适宜、稳定。

(2)治疗 雏鸡出壳后,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2天;5千克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或四环素3克,连续饲喂6~8天;每300羽雏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加1千克清水,每天上下午各饮水1次,连饮3~5天。

3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球虫引起的,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5~9月份是流行季节,尤以潮湿的雨季为爆发期一般为15~50日龄的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病鸡主要症状是下痢,内有血丝状或肉色状血块,后期出现痉挛或昏迷并很快死亡。剖检可见肠道炎症、出血。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配合饲料;成年鸡和雏鸡分开饲养;该病流行季节,应在12~15日龄的雏鸡饲料中开始使用抗球虫药物。

(2)治疗 每10千克饲料中加入氯苯胍300毫克充分拌匀,连喂3~7天;土霉素和金霉素以每羽每天6~8毫克用量混料,连喂4~7天;磺胺二甲嘧啶05%浓度混料或02%浓度饮水,连喂3天,停3天,再喂3天。

4鸡痘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特别是雏鸡可引起较高死亡率病鸡症状一般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四种,皮肤型表现为裸露皮肤上发生结节性痘症;粘膜型以口腔、咽喉和上呼吸道粘膜的纤维性环死炎症为特征。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病鸡,春、秋两季用鸡痘弱毒疫苗刺种。

(2)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可用碘酒或龙胆紫消毒患部,或涂以土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多发于40日龄内的雏鸡,死亡率很高。鸡群多呈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气管罗音,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剖检可见气管炎症,气囊壁增厚,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养密度过大,注意保温,4~5日龄雏鸡可接种(点眼或滴鼻)传支弱毒疫苗。

(2)治疗 可试用鸡喉净、喉炎灵等药物。

如何简单分辨出哪个小雏鸡是公的还是母

调整好环境的温度,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32度以上35度以下,这个温度是最适宜的。

雏鸡的体温和雏鸡饮水、消化的吸收以及环境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温度太低的话,雏鸡一旦感受到冷,它们就会扎堆的方式挤在一起来提高温度,这样就会影响到雏鸡的正常运动和饮食等活动,而且很容易发生雏鸡冻死以及被压死的情况。

注意事项

1、雏鸡的清洁

小雏鸡刚破壳后就要使用干净的水或者是凉开水给它喝,而且要将身体清理干净,要做到先喝水再吃饲料,饲料要保证最好的饲料;

2、合理的光照

充足的光照条件能够更有利于雏鸡的运动饮食和喝水,对其健康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保证每天的光照达到22-23h,同时也可以采用24h的光照,但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光照时间,等到雏鸡真正出栏时再采用正常的光照,在雏鸡的育雏室内可以装40-50w的白炽灯,这样可以使鸡舍看起来更美观。

鸡小时候叫什么

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大致为羽毛辨别法,行为辨别法,鸡蛋辨别法等,羽毛分辨法具体是讲鸡下巴羽毛状态,弧形为母鸡,尖型为公鸡;行为辨别法具体是看鸡的吃食状态,较为活泼,健壮的即为公鸡,反之为母鸡;鸡蛋辨别法顾名思义,在小鸡孵出之前两头尖尖即为公鸡,两头圆圆即为母鸡。这些方法如果结合起来进行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十个小鸡里面也能够有七八个分的清楚的,剩余两三个再蒙对一到两个,也能够达到八九不离十的地步,能达如此地步之人,想必定是骨骼奇异、惊天泣地之人。但是任何动物都有个体差异,就像人一样,根据下巴、根据强健程度、根据怀孕状态去判断性别,显然有失偏驳。所以,根据这些方法判断小鸡公母,只可增添谈资罢了,不可信以为真。

常用的能够分辨公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观察生殖器法,一种是羽色法。先说第一种,观察生殖器法,也叫作翻肛法,简单来说就是采用正确的姿势,使小鸡的生殖器暴露在观察者的目光下,可根据生殖隆起进行判别,据说这种方法也不能够完全达到百分之百,因为有些雌性小鸡也存在生殖隆起现象。

第二种羽色法。这种方法目前被广泛用于实践当中。金色的公鸡与银色母鸡进行交配。生出来的孩子,金色的都是公鸡,而银色的都是母鸡(金色和银色作为举例)。在这里简要说一下分辨的原理。金色公鸡性染色体为XY染色体,银色母鸡性染色体为XX染色体。他们的后代小公鸡为XY,小母鸡为XX,大家注意一下,小公鸡那个Y染色体,只可能来自于大公鸡,而决定公鸡是金色的基因就来自于这个Y染色体上面,所以由含有Y染色体的大公鸡生出来的后代小公鸡必然含有Y染色体,那么,这个小公鸡也就是金色的了。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较为前言的手段就是对小鸡的染色体进行鉴定,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遗传育种专业的同学来说能够随手拈来,具体操作为提取小鸡的DNA,之后进行扩增,跑胶,鉴定。虽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费钱,但是这种方法是唯一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确认小鸡公母的方法,在这里也就不得不提了。

根据以上的情况,传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的方法正确率太低,只能作为经验之谈,不能上升为科学层次;常用的翻肛法和羽色法省工省力效率高,成为最为普及的方法;基因鉴定方法虽然是唯一一种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确认的方法,但是分辨要求较高,成本较大,所以难以推广

鸡小的时候叫雏鸡,其字意为:(雏)刚孵出的,幼小的鸡;

分辨如下:

1、0天-50天为雏鸡;

2、50天-150天为育成期;

3、150天-成年期;

检查雏鸡的方法:

(一)、外观:健康雏鸡绒毛整齐清洁,富有光泽;腹部平坦、柔软;脐部没有出血痕迹,愈合良好,紧而干燥上有绒毛覆

(二)、雏鸡盖:病雏绒毛蓬乱污秽,缺乏光泽;腹部膨大突出,松弛;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愈合不好,周围潮湿,无绒毛覆盖明显外露。

(三)、活动性:健康雏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脚结实;鸣声响亮而脆;触摸有膘,饱满,挣扎有力;病残雏鸡缩头闭目、站立不稳、怕冷;尖叫不休;触摸瘦弱、松弛,挣扎无力。

以上就是关于女朋友我说小雏鸡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女朋友我说小雏鸡是什么意思、鸡苗1到10天的养殖技术是什么、小雏鸡最易生啥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