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后期孵化过程中,湿度不合适(1-7天,相对湿度控制在60%。8-17天,相对湿度控制在50%。18-21天,相对湿度控制在70%)。2、蛋壳太硬了,雏鸡无法破壳而出。3、孵化后期,温度较低,导致鸡无法出壳(1-7天,温度控制在38-38.5℃,8-14天,温度控制在37.5-38℃,15-21天,温度控制在37-37.5℃)。4、雏鸡通风条件差,氧气量不足。

为什么小鸡出壳啄个洞就死了?

1、雏鸡在后期孵化过程中对湿度要求较高,需要适当喷水。1-7天,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8-17天,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18-21天,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蛋壳太硬了,雏鸡没有足够的力气破壳而出。

3、孵化后期,如果温度过低,鸡就无法出壳,即使成功出壳,鸡也大多体弱无力,站立不稳,没有栽培价值。一般1-7天,温度控制在38-38.5℃。8-14天,温度控制在37.5-38℃。15-21天,温度控制在37-37.5℃。

4、孵化后期,特别是第19天后,胚胎开始肺呼吸,氧气需求逐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也逐渐增加,一旦室内通风条件差,会导致孵化器严重缺氧,最终导致胚胎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加,畸形增加。

5、鸡蛋携带细菌。当蛋壳破裂时,细菌会垂直传播,导致胚胎死亡。

6、蛋壳中的雏鸡脱位(正常情况下,头部在气室方向),导致雏鸡窒息死亡。

2.鸡出壳后会移出孵化箱多久?

1、在孵化器孵化雏鸡的过程中,当30%以上的雏鸡出壳时,羽毛基本干燥,腹部平坦。能站立的鸡从孵化器中移出,转移到育雏箱,同时清理壳体。每4小时左右捡一次雏鸡。

2、脐带吸收不良、绒毛未干燥的雏鸡,应暂时留在出雏机内。

3、捡雏鸡时,注意不要同时打开前后门,以免雏鸡箱内温湿度下降过快,影响后续雏鸡的外壳。如果雏鸡难以外壳,尿囊血管枯萎,尿囊颜色为黄纸,可手动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