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条件:选择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应达到2-5亩,进排水口应建设拦鱼设施。

2.准备:放苗前半个月,将池水排干,用晶体敌百虫+生石灰清池消毒,然后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培养水分。

3.鱼苗放养:池塘内浮游生物出现后,根据饲养水平确定放置体质强、规格整齐的夏花苗密度。

4.管理:做好喂食、调水、消毒、增氧、防病等工作。

一、池塘条件

1.选择排放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淤泥厚度10-20cm的池塘作为养殖池,池塘面积2-5亩,水深1亩.5-1.8米。

2.池水的透明度应超过35cm,水体应全年流动。

3.进水口、排水口应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通常可用30目的筛网过滤,防止野生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二、准备工作

1.放苗前15天,将池水排干,施用水晶敌百虫1.5kg+生石灰125-150kg,可杀灭病原生物。

2.将生石灰撒入池底后,耙均匀,使池底的土壤与石灰充分混合。清池消毒7-10天,池底充分暴露后,注入优质养殖用水,注水深度为0.8米左右。

3.注水后,每亩施用200公斤充分发酵的鸡粪或牛粪。施肥7-10天后,当池塘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幼苗可以开始释放。

三、放养鱼苗

1、于当年4月份下旬至6月份投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前可用3%食盐水将鱼苗浸洗15分钟,投放时水温需稳定处于10℃左右。

2.规格为2-4cm的夏花苗,投放量为1.5万-2万尾/亩,投放密度也可根据池塘条件、个人养殖水平、饵料丰富度等条件确定。

3.苗木放置一周后,每亩池塘放置200尾鲢鱼、鳙鱼苗(规格约20cm),可调节水质。

4.主要饲养黄骨鱼。每亩池塘可饲养规格为15-35克/尾的2500-5000条鱼。规格大的时候可以适当稀释,200条左右可以搭配鲢鱼和鳙鱼。

5.混养其他鱼类时,可在其他养殖池中饲养黄骨鱼。对于规格超过30克/尾的黄骨鱼,每亩池塘可饲养100-150尾。

四、饲料喂养

1.夏季幼苗进入池塘后的前一周将捕食浮游生物。放苗一周后,3-5天后开始训练。例如,将10%的鳗鱼饲料、甲鱼饲料、青蛙饲料等配料与新鲜野生杂鱼肉末混合,制成面团,然后喂食。

2.池塘旁边可设置4-6个细网布饲料台(水深50cm),每个饲料台大小1m×1米。

3.每天早上7-8:00和晚上6-8:00喂食一次,其中早上喂食量占1/3,晚上喂食量占2/3。喂食时,人工肉末可直接放在饲料台上。

4.经过10天的训练,将鱼饵撤到池中的1-2个饲料平台上。如果夏花苗已经人工驯化,可以在下池后直接将饲料放在池中的1-2个饲料平台上。当黄骨鱼体长超过5厘米时,在肉末中加入20-30%的植物饲料。

5.当水温下降到20时,根据鱼的体重和池水的温度池水温度确定。℃当水温超过20时,喂食量占鱼体重的1-3%;℃喂食量占鱼体重的4-6%。

6.10月以后,黄骨鱼体重随气温下降而增加,此时仍每天喂养两次,喂养量为鱼体重的1-2%。

五、日常管理

在育苗初期,将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cm,然后随水温升高调节水深。

2.控制池水肥度,保持水质透明度30-40cm,按时注入新水,通常每10-15天注水一次。

3.5月至6月,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约30厘米的新水;7月至9月,每半个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约15厘米的新水,全年保持水深约2米。

4.每15天用10公斤生石灰洒一次全池(洒水),每月用二氧化氯等杀菌药物按时消毒一次水体。

5.每月喂一次诱饵,将0混合在每公斤饲料中.每天喂6克四环素一次,连续喂3天。

6.每个池塘配备1台1台.54千瓦的增氧机根据天气和水质合理启动。晴天可在凌晨和下午启动1小时。雨天和闷热天气应提前增加氧气,增加启动次数和时间,确保水中溶解氧气含量超过3毫克/升。

7.定期巡逻池塘,检查鱼类的采食、活动和生长情况,并及时对症治疗异常情况。通常,行人和动物应尽量避免进入养殖区,以防止受惊后的应激反应。

六、鱼病防治

1.预防为主,定期消毒饲料、水体和活饵,适当放入诱饵。

2.为了预防肠炎,可以定期在饲料中加入1%的盐或蒜汁,发病后可以在整个池中喷洒二氧化氯,同时可以喂磺胺胍诱饵5天。

3.黄骨鱼患出血性水肿后,可将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倒入整个池中,连续使用3天,用四环素搅拌,连续喂养5天。

黄骨鱼对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比较敏感,使用时要小心。

七、及时捕捞

对于2.经过8-18个月的专塘精养,5-3厘米的苗木,当个体规格达到150-400克/尾时,即可捕捞上市。

1、干塘捕捞

(1)将池水排至只剩下0.1-0.2米,然后在池塘里钓鱼。捕鱼时,使用抄网,避免被黄骨鱼的硬刺刺伤。饲养池中的大部分鱼被捕获后,可以将池水完全排干,捕获剩余的黄骨鱼。

(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排水过程中使用涵管,应注意检查涵管的防逃设施,防止鱼栅损坏,导致黄骨鱼逃生。如果用泵抽水,泵应用网包裹,防止黄骨鱼进入泵。

2、拉网捕捞

采用适当的网目规格拉网,在饲养池中来回拉2-3次,可拉起池中80%以上的黄骨鱼。

三、刺网、撒网捕捞

用刺网和撒网捕鱼时,黄骨鱼的上网率较高,但该方法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原因是黄骨鱼个体较小,胸鳍和背鳍硬刺两侧有小牙齿,起网收鱼比较麻烦。